[实用新型]探针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01799.2 | 申请日: | 2019-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2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24;H01R12/7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针 改良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针的改良结构,包括金属套筒、探头、导电体及弹性体,其中该金属套筒中空内部形成有一侧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并在金属套筒的容置空间内收容有探头的基部,且基部一侧处朝外延伸有穿出于容置空间的开口外侧处的接触头,再在金属套筒的容置空间内收容有与探头形成电性接触的导电体,而导电体至少一侧处形成有与金属套筒形成电性接触的接触部,又于金属套筒的容置空间内收容有弹性体,且该弹性体二端处形成有抵持于导电体与容置空间内壁面间的抵持部,其因导电体为与金属套筒形成电性接触,所以当电流传输至导电体时,即可利用导电体来将电流进行分流,以避免弹性体受到高温而发生损坏的情况,进而提升探针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探针的改良结构,尤指探头与弹性体与之间设有导电体,即可通过导电体来与金属套筒形成电性接触,当电流传输至导电体时,便可利用导电体来将电流进行分流,以避免弹性体受到高温而发生损坏的情况,进而提升探针的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现今的电子装置大都会利用连接器来达成与电路板的连接,且连接器大多可提供缆线接设于其内,并与连接器内部的复数信号端子或电源端子作一连接,以供另一配合连接器可将信号或电源通过电路板传送至控制电路中,随着连接器体积越来越微小,便发展出各种不同型式的连接器,例如探针(Pogo Pin)连接器,其系于绝缘本体内部设有多个金属制成的探针,而探针为包括有套筒及探头,且套筒与探头之间收容有一弹簧,当探头受到外力的作用而被压入于套筒内时,即可压缩弹簧呈一弹性变形,并利用探头抵持接触于套筒内壁面上,从而可实现电性连接的目的。
由于探针式连接器具有体积小、电流大、接触点强、使用寿命长及电性连接稳定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手机电池、天线连接、全球卫星导航机、平面式或手持式电脑、无线电接收装置或通讯设备等电子装置上,用以导通电流或传输信号的使用。
然而,一般探针于电流传输使用时,该探头会将电流传输至弹簧,并经由弹簧来将电流传输到套筒底部处,但是,一旦探头传输的电流过大时,其弹簧容易受到瞬间大电流冲击而发生高温烧毁的情形,导致产品损坏、失效,以致于无法再次使用。
是以,要如何设法解决上述现有的缺失与不便,即为相关业者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探针的改良结构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探针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套筒、探头、导电体及弹性体,其中:
该金属套筒中空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并在容置空间一侧处形成有开口;
该探头具有收容于金属套筒的容置空间内的基部,并在基部一侧处朝外延伸有穿出于容置空间的开口外侧处的接触头;
该导电体收容于金属套筒的容置空间内并与探头形成电性接触,且导电体至少一侧处形成有与金属套筒形成电性接触的接触部;
该弹性体收容于金属套筒的容置空间内,并在弹性体二端处形成有抵持于导电体与容置空间内壁面间的抵持部。
所述探针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探头的接触头的外径小于基部的外径。
所述探针的改良结构,其中:该探头的基部相反于接触头的一侧处朝外延伸有外径小于基部的限位件,而该导电体内部形成有供限位件定位的定位空间。
所述探针的改良结构,其中:该限位件末端处设有外径大于限位件并供嵌卡于定位空间内侧处的限位片。
所述探针的改良结构,其中:该导电体呈环圈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欣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017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套装门门套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复合保温层隔音防火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