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饰件涂装自动上下件柔性定位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16235.6 | 申请日: | 201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44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李育弟;顾荣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3/02 | 分类号: | B05B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宋丽荣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饰件涂装 自动 上下 柔性 定位 支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饰件涂装自动上下件柔性定位支架,立式框架机构可移动地安装在驱动机构上以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承托定位机构被固定安装在立式框架机构上以对外饰件进行承托定位,顶伸到位机构可伸缩地安装在立式框架机构上以对外饰件进行柔性定位,顶伸到位机构包括第一和第二顶伸到位组件,两顶伸到位组件分别包括固定在立式框架机构上的支撑板,多个电缸被连接在支撑板上,用于顶触外饰件的支撑零件被固定在每个电缸的自由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饰件涂装自动上下件柔性定位支架突破了长期困扰在开发自动上下件过程中各种不同型号种类和外形的保险杠产品在工艺技术流程过程中上下道工序的自动柔性有效对接的技术难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外饰塑件涂装行业,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外饰件涂装自动上下件柔性定位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技术日益成熟,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尤其是各类小批量多品种的新能源车型和国外高端乘用车近年逐步进入国内制造,其高质量高标准的先进制造技术及工艺,对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开发应用符合客户需求的核心新技术新工艺是目前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家迫在眉睫的工作,更是公司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石。
为了对注塑成型的汽车(乘用车)外饰件(例如前后保险杠)进行表面油漆喷涂件,需要进行涂装。目前汽车外饰件制造行业包括国外同行业,虽然都已采用先进的自动涂装流水线在生产,但是在产品的取放技术上始终没有突破,完全依靠众多人工操作,由人工把一个个产品放到流水线的挂具上,然后再由人工将一个个涂装完成的产品取下。这种操作工艺对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及人工成本降低非常不利。据了解,目前有不少保险杠涂装企业在自动取放技术上都在努力,但苦于技术难度太大毫无进展。
简言之,由于保险杠产品种类繁多且外形各异,涂装线上件工位需要铲车将各类产品料架堆放在上件工位处,由人工拿取放上挂具。也就是说,在汽车外饰塑件涂装行业,尤其是大型前后保险杠零件在自动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涂装流水线生产过程中,产品在挂具上的放入和取出始终处于人工状态而且人员需求较多,形成了涂装流水线自动化的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突破涂装流水线在产品上下件区域人工高密度的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涂装自动化、无人化流水线,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饰件涂装自动上下件柔性定位支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饰件涂装自动上下件柔性定位支架,包括承托定位机构、立式框架机构、顶伸到位机构和驱动机构,其中,立式框架机构被可移动地安装在驱动机构上以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承托定位机构被固定安装在立式框架机构上以对外饰件进行承托定位,顶伸到位机构被可伸缩地安装在立式框架机构上以对外饰件进行柔性定位,其中,顶伸到位机构包括第一顶伸到位组件和第二顶伸到位组件,其中,两顶伸到位组件分别包括固定在立式框架机构上的支撑板,多个电缸被连接在支撑板上,用于顶触外饰件的支撑零件被固定在每个电缸的自由端。
优选地,承托定位机构包括第一支承柱和第二支承柱,其中,两支承柱的顶表面为用于对外饰件进行承托的弧面结构,两支承柱的顶表面上设置有用于对外饰件进行定位的多个定位柱。
优选地,立式框架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框和第二支撑框,其中,两支撑框分别包括框架腿,承托定位机构连接固定在该框架腿的顶端,该框架腿的底端通过底座连接至驱动机构。
优选地,两支撑框分别包括平行间隔开的两框架腿和设置于两框架腿之间并连接两框架腿的横梁。
优选地,框架腿为伸缩机构以带动承托定位机构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上的移动。
优选地,立式框架机构为铝合金型材框架。
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轨、第二驱动轨和连接机构,其中,第一驱动轨和第二驱动轨通过连接机构可滑动地连接在工作底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162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程卸料平台
- 下一篇:用于面团的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