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铝镁合金汽车防撞梁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0121.9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0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孙光永;李德兴;曾庆国;戴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畅通车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6 | 分类号: | B60R19/16;B60R19/18;B60R19/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明 |
地址: | 212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汽车 防撞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铝镁合金汽车防撞梁,具体涉及汽车防撞梁技术领域,包括上翼板,所述上翼板的底端设置有腹板,所述腹板的底端连接有下翼板,且腹板与下翼板以及上翼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翼板的底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且下翼板的底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本实用新型设置了缓冲板、弹簧、第一活动杆以及第二活动杆,活塞杆进入到套筒内,并挤压着弹簧,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在销轴的连接下转动,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作用,碰撞吸收能力强,解决了防撞梁缓冲较差的问题,设置了安装件,便于对下翼板与第一安装板以及第二安装板的安装,防撞梁中的上翼板、下翼板与腹板采用整体成型,工艺流程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撞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镁合金汽车防撞梁。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生产量和保有量的不断增长,同时带来的能源、环境和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凸显,如何减轻汽车大量使用造成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成为当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汽车轻量化是节约能源、减少尾气排放的重要措施之一,减轻汽车自重提高燃油经济性,降低汽车尾气排放,以及改善车辆安全性。研究显示,若汽车整车质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以上,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汽车发展的趋势。
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
专利申请公布号CN 205801003 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铝镁合金汽车防撞梁,该实用新型包括上翼板、下翼板、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该一种铝镁合金汽车防撞梁产品设计合理,采用整体成型工艺、生产效率高,产品密度小、强度高、减重效果好、碰撞吸能效果好、疲劳耐久性能强。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较多缺点,如防撞梁直接与障碍物碰撞,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影响车内人员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铝镁合金汽车防撞梁,通过设置了缓冲板、弹簧、第一活动杆以及第二活动杆,缓冲板受到外力的作用,产生一侧的压力作用,活塞杆进入到套筒内,并挤压着弹簧,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在销轴的连接下转动,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的底端之间相互远离,能够起到很好的减震缓冲作用,随后上翼板与汽车障碍物接触,碰撞吸收能力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镁合金汽车防撞梁,包括上翼板,所述上翼板的底端设置有腹板,所述腹板的底端连接有下翼板,且腹板与下翼板以及上翼板设置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下翼板的底端一侧安装有第一安装板,且下翼板的底端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第一安装板关于上翼板的竖直向中心轴线呈对称设置;
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端安装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套筒与活塞杆的周向侧外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缓冲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板的顶端表面设置有胶垫。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顶端表面靠近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表面中部位置安装有销轴,且第一活动杆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一端与缓冲板活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活动杆与第二活动杆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板以及第二安装板之间活动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纵梁,所述纵梁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四个边角均设有安装孔。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安装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共设置有五个,且五个加强筋之间等距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畅通车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畅通车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01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积粉的干粉搅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泵底盘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