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7357.5 | 申请日: | 2019-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220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梅克华;肖学明;罗峰;蒋伟;谭锦荣;温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常德美华尼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46/2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汪庭飞 |
地址: | 5291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耗油 分离 装置 | ||
1.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包括过滤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1)包括外壳吸收夹层(2)、至少一个中间吸收夹层(3)、上多孔板(4)和下多孔板(5),所述的外壳吸收夹层(2)和中间吸收夹层(3)均为立式设置,所述的外壳吸收夹层(2)和中间吸收夹层(3)在水平面的投影均为封闭图形,所述的中间吸收夹层(3)位于外壳吸收夹层(2)内,所述的上多孔板(4)设在外壳吸收夹层(2)上表面,所述的下多孔板(5)设在外壳吸收夹层(2)下表面,所述的外壳吸收夹层(2)与中间吸收夹层(3)之间有散气腔(6),所述的油雾从下多孔板(5)进入到散气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吸收夹层(2)的外层为金属板(7),所述的外壳吸收夹层(2)的内层为多孔板(8),所述的金属板(7)和多孔板(8)之间设有玻纤布(9),所述的玻纤布(9)为叠层垂直悬垂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纤布(9)为有孔隙的网格状玻璃纤维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吸收夹层(3)的外层和内层均为多孔板(8),所述的中间吸收夹层(3)的外层和中间吸收夹层(3)的内层之间也设有玻纤布(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器(1)下端设有进气管道(10),所述的进气管道(10)为90°弯头,所述的进气管道(10)的进气口与水平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道(10)的直径小于过滤器(1)的直径,所述的进气管道(10)上端与过滤器(1)下端之间设有扩容腔(11),所述的扩容腔(11)的直径等于过滤器(1)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废油收集装置(12),所述的废油收集装置(12)包括漏油孔(13)、排油管(14)、软管(15)、排油阀门(16)和收集箱(19),所述的漏油孔(13)设在进气管道(10)底部,所述的收集箱(19)上端通过漏油孔(13)与进气管道(10)连通,所述的排油管(14)设在软管(15)和收集箱(19)之间,所述的排油阀门(16)设在软管(15)远离收集箱(19)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用于支撑下多孔板(5)、外壳吸收夹层(2)和中间吸收夹层(3)的支撑架(17)和用于固定外壳吸收夹层(2)和中间吸收夹层(3)的定位板(18),所述的支撑架(17)设在下多孔板(5)的下表面,所述的定位板(18)设在下多孔板(5)的上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吸收夹层(3)在水平面的投影为同心圆,相邻中间吸收夹层(3)之间也形成有散气腔(6),所述的外壳吸收夹层(2)和中间吸收夹层(3)在水平面的投影均为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节能低耗油雾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吸收夹层(3)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的散气腔(6)的数量为三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常德美华尼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常德美华尼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73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清理功能的投影膜生产用卷绕装置
- 下一篇:一种H型水路板电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