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轮控制式三轴伺服压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28254.0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6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罗重一;郑昌畅;丁仕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仕一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7 | 分类号: | B23P19/027;B23P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轮 控制 式三轴 伺服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机领域,尤其是手轮控制式三轴伺服压机。该压机包括机台、垂直升降油缸、水平驱动线性模组、工控电脑、电子手轮、铆压头、取料杆、CCD工业相机和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机台上固定有垂直升降油缸,垂直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水平驱动线性模组上,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移动端固定有铆压头、取料杆、CCD工业相机、激光位移传感器,电子手轮与工控电脑的输入端电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轮控制式三轴伺服压机。通过电子手轮与工控电脑来控制垂直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行程及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滚珠螺母的移动距离,从而在不观察机构实际移动的情况下,就控制机构进行准确的位置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机领域,尤其是手轮控制式三轴伺服压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对工件进行铆压组装的设备,需要通过观察显示屏显示铆压机构与检测机构移动到的位置,因此其操作控制的效率较低,且精度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轮控制式三轴伺服压机。通过电子手轮与工控电脑来控制垂直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行程及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滚珠螺母的移动距离,从而在不观察机构实际移动的情况下,就控制机构进行准确的位置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手轮控制式三轴伺服压机,包括机台、垂直升降油缸、水平驱动线性模组、工控电脑、电子手轮、铆压头、取料杆、CCD工业相机和激光位移传感器,所述机台上固定有垂直升降油缸,垂直升降油缸的活塞杆固定在水平驱动线性模组上,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移动端固定有铆压头、取料杆、CCD工业相机、激光位移传感器,垂直升降油缸的电磁阀与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电机分别与工控电脑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子手轮与工控电脑的输入端电连接,机台内滑配连接有治具,治具位于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下方,治具底部固定在线性模组的滑座上,所述线性模组的缸体固定在机台上,所述线性模组的电机与工控电脑的输出端电连接。
具体地,所述机台上垂直固定有四根立柱,水平驱动线性模组固定在升降板底部平面,垂直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端固定在升降板顶部平面,四根立柱分别穿过升降板,升降板底部平面滑配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滚珠螺母外圈,连接板底部平面上固定有铆压头、取料杆、CCD工业相机、激光位移传感器。
具体地,所述机台内滑配连接有治具,治具位于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手轮控制式三轴伺服压机。通过电子手轮与工控电脑来控制垂直升降油缸的活塞杆的行程及水平驱动线性模组的滚珠螺母的移动距离,从而在不观察机构实际移动的情况下,就控制机构进行准确的位置移动。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台,2.垂直升降油缸,3.水平驱动线性模组,4.工控电脑, 5.电子手轮,6.铆压头,7.取料杆,8.CCD工业相机,9.激光位移传感器,10. 立柱,11.升降板,12.连接板,13.治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仕一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仕一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28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踏板支架的检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中央通道的检具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