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发声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1877.3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7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岳世;林忠洋;刘驰中;古宜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一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张福根;付文川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发声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耳机发声模块,其中包括:一第一发声组件,用以输出一第一频率音场,第一发声组件具有一发声区域;及一第二发声组件,用以输出一第二频率音场,所述第二发声组件为平面式发声组件,所述第二发声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发声组件输出音场方向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发声组件至少遮蔽所述第一发声组件发声区域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够不需设置分音电路,而使得耳机发声模块的电路结构简化,且减少音质损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机发声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多音频复合式耳机使用的耳机发声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音响技术及材料的进步,市场上因应不同的场合及环境,设计出不同样式的耳机。目前市面上多数的耳机多采用动圈式单体作为发声组件。虽然目前高阶动圈式单体耳机产品强调其具有全音域的特性,然而,音源输入的频率范围十分广泛,但受限于动圈式发音单体的音频特性,仅能够对中低音频的声音信号具有良好的响应特性,因此使得现有耳机的高频音域的表现不佳。
因此,现有的耳机产品当中,一部分高阶的耳机产品的发声模块设置有多个发声单体,并且每个发声模块分别具有不同的频率特性。例如:现有的一种复合式耳机,其发声模块是由用以输出中低音频的动圈式单体,和用以输出高音频的单体(例如:压电薄膜扬声器或静电扬声器)组合而成,因此使得该类型的耳机发声模块在不同音频范围都具有良好的音质表现。然而,该类型的复合式耳机,由于具有不同音频特性的发声单体,因此必须搭配分音电路使用,方能够使得音源信号中不同频率的音响信号分别由不同的发声单体输出。由于以上原因,使得现有的复合式耳机的控制电路构造变得复杂,并且音源信号必须经由分音电路处理后再输出到不同的发声单体,也因此容易造成音质的损失。
由于以上原因,造成现有复合式耳机使用上的缺点,故如何通过结构改良,以解决前述各项问题,已成为该项产品所欲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具有多音频发声组件的复合式耳机必须设置分音电路,导致耳机电路结构复杂,且使得音质减损的缺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发声模块,其中包括:一第一发声组件,用以输出一第一频率音场,所述第一发声组件具有一发声区域,所述发声区域具有一中心位置;及一第二发声组件,用以输出一第二频率音场,所述第二发声组件为平面式发声组件,所述第二发声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发声组件输出音场方向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二发声组件至少遮蔽所述第一发声组件发声区域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发声区域被所述第二发声组件遮蔽的面积小于所述发声区域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发声组件的面积大于所述发声区域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发声区域被所述第二发声组件遮蔽的面积小于所述发声区域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发声组件的所述发声区域被所述第二发声组件遮蔽区域的宽度,介于所述发声区域直径的1/10至8/10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一发声组件发声区域被所述第二发声组件遮蔽区域的宽度,介于所述发声区域直径的1/6至1/3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发声组件和所述第一发声组件在所述音场输出方向的距离小于所述发声区域直径的1/2。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发声组件和所述第一发声组件在所述音场输出方向的距离介于所述发声区域直径的1/10至1/5之间。
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声组件为动圈式单体,所述第二发声组件为压电式薄膜发声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一声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华一声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1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