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铁列车车体表面污渍清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32697.7 | 申请日: | 2019-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0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姚予木;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S3/04 | 分类号: | B60S3/04;B60S3/00;B01F7/18;B01F13/10;B01D29/01;C02F1/00;C02F103/4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元焱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铁 列车 车体 表面 污渍 清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铁列车车体表面污渍清除装置,包括镜像对称设于铁轨两侧的底座、接水槽、喷水箱、支撑板、储水箱和辊筒组件,具体地:底座设于地面上;接水槽设于底座上靠近铁轨侧,其顶部盖设有孔板;喷水箱,设于孔板上方,喷水箱朝向铁轨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喷淋头;支撑板垂直固定于底座上方;储水箱设于底座上,储水箱内部设有搅拌杆,储水箱向喷水箱供水;辊筒组件包括竖向设于孔板上方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污渍清除装置实现了喷水清洗与海绵吸收的高效衔接配合,实现了高效率的列车清洗过程,同时有效的达到了净化清洗污水和清洗水循环利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列车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铁列车车体表面污渍清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面临越来越大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多的城市大力发展地铁。地铁是铁路运输的一种形式,是以地下运行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地铁因其在地下建造,节省了城市的土地,而且避免了公路上交通拥堵的状况,同时减小了噪音,减少了干扰,节约了能源,减小了污染。
列车在长时间的运行后需要对列车进行清理,尤其是侧面的清洗,现有的列车侧面在进行清洗时,通常是采用刷毛的洗刷与轨道平行的刷洗方式,通过设置多个刷毛对列车的侧面进行清洗,使得列车一直保持干净的状态。
虽然现有的刷毛虽然可以实现对列车的侧面进行清洗,但是刷毛在清洗时,大都是平行于轨道方向的刷洗,容易造成列车的侧面的某个部分无法清洗到,无法达到更好的清洗效果;并且在刷洗过程中用水量大,顺着列车侧面流下来的水没能得到回收利用,并且刷洗后的列车侧面上会留有水珠,等到水干以后留有水珠的地方容易残留水渍。
以上缺点均使得现有的列车清洗设备无法满足列车清洗的要求,因此亟需研发一种同时可实现列车表面彻底清洗、擦干、清洗用水回收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地铁列车车体表面污渍清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地铁列车车体表面污渍清除装置,包括镜像对称设于铁轨两侧的底座、接水槽、喷水箱、支撑板、储水箱和辊筒组件,具体地:
底座,设于地面上;
接水槽,设于底座上靠近铁轨侧,其顶部盖设有孔板;
喷水箱,设于孔板上方,喷水箱朝向铁轨的一面上设有多个喷淋头;
支撑板,垂直固定于底座上方,喷水箱通过螺纹杆固定于支撑板上;
储水箱,设于底座上,储水箱内部设有搅拌杆,储水箱向喷水箱供水;
辊筒组件,包括竖向设于孔板上方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其上设有海绵层,沿铁轨长度方向第一辊筒与喷水箱交错排布,所述的第一辊筒抵压于列车车体侧面上,所述的第二辊筒远离列车车体侧面并抵压于第一辊筒上,实现对海绵层中的吸附的水进行挤压,挤压出的水经由孔板流入接水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接水槽中设有潜水泵,所述的潜水泵通过连接管将接水槽中的水泵入储水箱中。
进一步地,所述的孔板上可拆卸的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的螺纹杆一端连接于喷水箱上,中部贯穿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被贯穿处设有与螺纹杆匹配的内螺纹,所述的螺纹杆上设有把手,通过旋转把手实现喷水箱的水平位置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上活动贯穿有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的一端连接于喷水箱上,另一端设有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水平设置的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的第一辊筒和第二辊筒均设于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326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规整填料
- 下一篇:一种美术颜料混合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