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半导体晶体的多温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46168.2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065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姜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辉 |
主分类号: | C23C16/44 | 分类号: | C23C16/44;C30B25/02;C30B29/54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李晓星 |
地址: | 4383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半导体 晶体 多温区 化学 沉积 装置 | ||
1.一种有机半导体晶体的多温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包括工作台(9)和垂直移动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9)的顶部通过粘接固定有玻璃外套管(2),所述玻璃外套管(2)的顶端连接有出气金属连接器(1),所述垂直移动系统(8)的顶端穿过工作台(9)活动连接在玻璃外套管(2)的内部,所述垂直移动系统(8)的顶端位于玻璃外套管(2)的内部固定有反应容器(7),所述反应容器(7)的顶部中心处通过玻璃烧结工艺形成圆锥形小孔(11),所述反应容器(7)的外侧套接固定有加热系统(3),所述工作台(9)上位于垂直移动系统(8)的一侧设置有与玻璃外套管(2)连通的进气金属连接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半导体晶体的多温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系统(3)包括有第一电热丝(4)、第二电热丝(5)、第三电热丝(6)、第三接头(12)、第二接头(13)、第一接头(14)和玻璃内套管(15),所述玻璃内套管(15)套接固定在反应容器(7)的外侧,所述玻璃内套管(15)上等距离缠绕有第一电热丝(4)、第二电热丝(5)和第三电热丝(6),所述第一电热丝(4)与玻璃外套管(2)上的第一接头(14)连接,所述第二电热丝(5)与玻璃外套管(2)上的第二接头(13)连接,所述第三电热丝(6)与玻璃外套管(2)上的第三接头(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半导体晶体的多温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内套管(15)为一种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且玻璃内套管(15)的内径略大于内部反应容器(7)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机半导体晶体的多温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内套管(15)的内外层分别包裹绝热绝缘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半导体晶体的多温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容器(7)为一种底部封闭,顶部设有圆锥形小孔(11)的玻璃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辉,未经姜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461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暖风面板加工用冷却设备
- 下一篇:一种带锁扣组件的新能源汽车轮毂单元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6-00 通过气态化合物分解且表面材料的反应产物不留存于镀层中的化学镀覆,例如化学气相沉积
C23C16-01 .在临时基体上,例如在随后通过浸蚀除去的基体上
C23C16-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C23C16-04 .局部表面上的镀覆,例如使用掩蔽物的
C23C16-06 .以金属材料的沉积为特征的
C23C16-22 .以沉积金属材料以外之无机材料为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