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53682.9 | 申请日: | 2019-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8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振 |
主分类号: | B62J17/04 | 分类号: | B62J17/04;B62J17/086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王红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挡风 电动 车车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包括:前挡板,所述前挡板还包括第一内陷槽、第二内陷槽、两个流水槽、多个第一成型孔、空腔、多个第二成型孔和两个圆柱孔,空腔开设于前挡板上,第一内陷槽开设于空腔的内壁上,第二内陷槽开设于前挡板的顶部,两个流水槽分别开设于前挡板的两侧,多个第一成型孔均开设于前挡板上,空腔位于多个第一成型孔之间,多个第二成型孔均开设于第一内陷槽的内壁上,多个第二成型孔呈矩形阵列排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具有结构稳固、视野清晰、能够挡风遮雨、能够保证高温无风环境中具有舒适驾乘感受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电动车行业飞速发展。尤其是三轮电动车,一般在三轮电动车行驶过程中,遇到下雨天,酷暑天以及寒冷冬天,会使驾驶人淋雨、暴晒以及受冻的情况。为解决这些情况,开始出现相应的遮阳伞、顶蓬装置来解决极端天气带来的不便。
传统的三轮电动车雨篷使用的挡板为塑料薄膜整体结构,雨天和夜晚视野不够清晰,整体结构不够稳固,且不具有开窗结构,不能正面进风,影响人们在环境气温较高又无风状态下的驾乘感受。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稳固、视野清晰、能够挡风遮雨、能够保证高温无风环境中具有舒适驾乘感受的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挡风板与电动车车罩的连接结构,包括:前挡板,所述前挡板还包括第一内陷槽、第二内陷槽、两个流水槽、多个第一成型孔、空腔、多个第二成型孔和两个圆柱孔,空腔开设于前挡板上,第一内陷槽开设于空腔的内壁上,第二内陷槽开设于前挡板的顶部,两个流水槽分别开设于前挡板的两侧,多个第一成型孔均开设于前挡板上,空腔位于多个第一成型孔之间,多个第二成型孔均开设于第一内陷槽的内壁上,多个第二成型孔呈矩形阵列排布,两个圆柱孔均开设于第二内陷槽的底部内壁上,空腔位于两个圆柱孔之间;透明板,所述透明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内陷槽内,透明板与空腔相适配,透明板还包括多个第三成型孔和多个第四成型孔,多个第三成型孔和多个第四成型孔均开设于透明板上,多个第三成型孔和多个第四成型孔均呈矩形阵列排布;车罩,所述车罩固定安装在前挡板的顶部,车罩还包括顶罩、两个侧翼、尾翼、两个包边和两个纤维杆,顶罩与第二内陷槽相适配,尾翼固定连接在顶罩远离前挡板的一侧,两个包边分别固定连接在顶罩和尾翼的两侧,两个侧翼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包边相互远离的一侧,两个纤维杆分别固定安装在对应的包边内,两个纤维杆远离尾翼的一端分别延伸至对应的圆柱孔内,纤维杆与对应的圆柱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内转动安装有开窗,开窗上开设有两个第五成型孔,且开窗的顶部设有弧形压痕,弧形压痕与安装孔相适配,开窗上设有多个卡块,卡块与透明板远离尾翼的一侧接触。
优选的,所述顶罩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魔术贴,第二内陷槽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魔术贴,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尾翼和顶罩通过针线缝合固定,尾翼和顶罩均与包边通过针线缝合固定,侧翼与对应的包边通过针线缝合固定。
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二成型孔分别与对应的第三成型孔相适配,透明板和前挡板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螺栓贯穿对应的第二成型孔和第三成型孔。
优选的,所述前挡板为弧形结构,顶罩通过针线缝合固定连接有两个绑带,两个绑带分别通过对应的第一成型孔固定连接在前挡板上。
优选的,所述开窗为弧形结构,开窗的材质为亚克力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振,未经刘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536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上下料继电器线圈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能蒸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