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架前横梁与纵梁定位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75829.4 | 申请日: | 2019-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88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安;陈峻;符欣欣;姚阳;彭雨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扬州润中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15 | 代理人: | 李楠 |
地址: | 225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架 横梁 定位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一种车架前横梁与纵梁定位工装,包括底座(1),底座顶板(11)上设有第一定位块(2),第一定位块(2)为一字形,第一定位块(2)沿底座(1)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定位块(2)两端伸出底座(1)外形成第一定位块延长部(21);所述底座(1)两侧分别设有直角三角形支撑架(3);每个直角三角形支撑架(3)上通过对应的L形安装块(6)分别安装第二定位块(4);两个第二定位块(4)相对设置,每个第二定位块(4)上设有定位销(4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同时对车架前横梁和纵梁进行定位,实用方便,定位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架前横梁与纵梁定位工装,属于汽车制造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架由横梁、纵梁组成,如何快速准确定位车架横梁与纵梁的相对位置,满足批量生产,保证质量稳定,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授权公告号CN 206286742 U、授权公告日2017年6月3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车架纵梁定位工装,包括定位座及设于定位座上的定位销,所述定位座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每根所述横梁上设有两根立柱,形成V形结构,两根横梁通过设于之间的两根平行的连接梁连接,每根立柱上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定位销设于通孔内,用以与车架纵梁的悬架支座的定位孔配合。上述装置只能用于纵梁的定位,不能定位横梁。
授权公告号CN 209062073 U、授权公告日2019年7月5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车架短横梁的定位工装,包括工作台、第五夹紧装置、第六夹紧装置和第七夹紧装置,第五夹紧装置、第六夹紧装置和第七夹紧装置位于工作台的短横梁工作区域内,并依次分布在短横梁工作区域上,第五夹紧装置、第六夹紧装置和第七夹紧装置均包括气缸、固定座、活动座和一对夹板,固定座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长横梁卷边的下支撑块和下支撑座,活动座一端上设置有用于压紧长横梁卷边的上压紧块和上压紧座,固定座均通过支架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工作台上,活动座通过至少一对螺栓安装在一对夹板之间的一端,一对夹板之间的另一端位于固定座上,并通过销轴连接,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和销轴安装在固定座上,气缸的动力输出轴与活动座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并通过气缸和活动座的另一端带动活动座以一对夹板上的销轴为中心转动,以实现当气缸移动时活动座一端上的上压紧块和上压紧座与固定座上的下支撑块和下支撑座的位置对应,所述第五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五插销和第五拉铆枪头固定座,第五插销和第五拉铆枪头固定座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五夹紧机构夹紧装置的固定座和活动座上,所述第七夹紧装置还包括第七插销和第七拉铆枪头固定座,第七插销和第七拉铆枪头固定座分别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七夹紧机构夹紧装置的固定座和活动座上,所述拉铆枪头固定座是一个中心开有通孔的拉铆枪头固定座。上述装置只能用于横梁的定位,不能定位纵梁,且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加工制造困难。
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定位车架前横梁,又能定位纵梁定位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架前横梁与纵梁定位工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同时对车架前横梁和纵梁进行定位,实用方便,定位准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车架前横梁与纵梁定位工装,包括底座,其特征是,所述底座顶板上设有第一定位块,第一定位块为一字形,第一定位块沿底座长度方向设置,第一定位块两端伸出底座外形成第一定位块延长部;
所述底座两侧分别设有直角三角形支撑架,直角三角形支撑架用于支撑对应的第一定位块延长部;
每个直角三角形支撑架上通过对应的L形安装块分别安装第二定位块;L形安装块设置在直角三角形支撑架直角边上,L形安装块沿底座宽度方向设置;第二定位块为L形,两个第二定位块相对设置,每个第二定位块上设有定位销,定位销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四根立柱、四根横梁、顶板,四根横梁围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上设置顶板,矩形框架四角底部设置四根立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扬州江淮轻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758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