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光敏三极管芯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6000.4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92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星男;江秉闰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星华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11 | 分类号: | H01L31/11;H01L31/0224;H01L31/035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光敏 三极管 芯片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光敏三极管芯片结构,包括:背金层,形成集电极;外延片,所述外延片的型号为N<100>,所述外延片包括外延层和外延衬底,所述外延衬底覆盖在所述背金层上,由N型CZ硅单晶制成,所述外延层覆盖在所述外延衬底上,所述外延层的厚度为30‑40μm,电阻率为10‑16Ω·cm,所述外延层远离外延衬底设有基区和发射区,所述发射区设置在所述基区内;氧化层,覆盖在所述外延层上,所述氧化层的厚度为氮化硅膜,覆盖在所述氧化层上,所述氮化硅膜的厚度为折射率为1.9‑2.1,所述发射区连接有发射极,所述发射极穿透所述氧化层和所述氮化硅膜向外。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红外光敏三极管芯片结构,提高了红外光的转换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光敏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光敏三极管芯片结构。
背景技术
红外光敏三极管也称红外光电三极管,作为红外光传感器的敏感部分,广泛应用于光线检测、信息接收、传输、隔离等方面,其基本原理是红外光照射到晶体硅P-N结上时,晶体硅吸收光能产生光生载流子,在偏置电压帮助下转变为电流。
红外三极管的典型结构是使用缺陷密度低的区熔硅片,按照经典NPN管工艺制造,表面覆盖一层氮化硅膜,但是这种结构的基片成本高,红外光转换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红外光转换效率高的红外光敏三极管芯片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红外光敏三极管芯片结构,包括:背金层,形成集电极;外延片,所述外延片的型号为N<100>,所述外延片包括外延层和外延衬底,所述外延衬底覆盖在所述背金层上,由N型CZ硅单晶制成,所述外延层覆盖在所述外延衬底上,所述外延层的厚度为30-40μm,电阻率为10-16Ω·cm,所述外延层远离外延衬底设有基区和发射区,所述发射区设置在所述基区内;氧化层,覆盖在所述外延层上,所述氧化层的厚度为氮化硅膜,覆盖在所述氧化层上,所述氮化硅膜的厚度为折射率为1.9-2.1,所述发射区连接有发射极,所述发射极穿透所述氧化层和所述氮化硅膜向外。
进一步的,所述外延层外围设有等位环。
进一步的,所述背金层减薄时的保留厚度为280-320μm。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极为铝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基区通过预氧化二氧化硅的生长厚度为
进一步的,所述基区通过低压力化学气相沉积法二氧化硅的沉积厚度为
进一步的,所述发射区的二氧化硅生长厚度为
进一步的,所述外延衬底的电阻率为0.005-0.015Ω·cm。
进一步的,所述背金层远离所述外延片依次为Ti、Ni、Ag、Sn。
进一步的,所述Ti、所述Ni、所述Ag、所述Sn的厚度分别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外延层的厚度为30-40μm,电阻率为10-16Ω·cm,基于940nm红外光吸收长度、响应速度和输出饱和压降的综合考虑;氧化层厚度氧化硅膜的厚度为折射率为1.9-2.1,有利于减少红外光反射,增加芯片对红外光的吸收,使得三极管对于红外光的转换效率提升。<100>硅单晶片相对于市场上使用广泛的<111>硅单晶片优势明显,能降低光敏三极管暗电流,同时与DMOS外延片工艺兼容,有利于降低外延片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红外光敏三极管芯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背金层;21、外延衬底;22、外延层;23、基区;24、发射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星华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星华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6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面便拆式直流屏
- 下一篇:一种楼宇对讲装置的安装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