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底盘组件和自动导引运输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386388.8 | 申请日: | 2019-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7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王悦翔;尹慧昕;曹抒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锥能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61/00 | 分类号: | B62D61/00;B60G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42 | 代理人: | 蔡继清;姜龙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底盘 组件 自动 导引 运输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组件和自动导引运输车,车辆底盘组件包括底盘、驱动轮以及至少两个辅助轮。该驱动轮以及至少两个辅助轮可转动地连接在底盘上,且至少两个辅助轮分别布置在驱动轮的前后两侧。驱动轮与其中一个辅助轮接触行驶面时,另一个辅助轮悬空。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结构形成减震功能,使得车辆底盘组件能够减缓冲击力,适应不同运输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底盘组件和自动导引运输车。
背景技术
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学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它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的自动导引运输车在刹车或者遇到凹凸不平的情况时,会承受较大的冲击力,产生颠簸或导致部件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底盘组件和自动导引运输车,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组件,所述车辆底盘组件包括底盘、驱动轮以及至少两个辅助轮,所述驱动轮以及至少两个辅助轮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底盘上,且所述至少两个辅助轮分别布置在所述驱动轮的前后两侧,所述驱动轮与其中一个辅助轮接触行驶面时,所述另一个辅助轮悬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辅助轮的至少其中一个辅助轮上设置有减震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与所述行驶面平行时,所述驱动轮接触行驶面,所述至少两个辅助轮悬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辅助轮分别布置在所述驱动轮的前方左侧和后方右侧或所述至少两个辅助轮分别布置在所述驱动轮的前方右侧和后方左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底盘组件包括两个驱动轮和两个辅助轮,所述两个驱动轮并排布置在所述底盘的中部,所述两个辅助轮分别布置在所述底盘的前部和后部并分别位于所述底盘的两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两个辅助轮布置在所述两个驱动轮的内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盘为矩形底盘,且所述两个辅助轮布置在所述矩形底盘的一条对角线所在的两个角部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为设置于所述辅助轮上的弹性件,通过所述弹性件减缓地面对辅助轮的冲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辅助轮支撑板、导向件以及弹性件,所述辅助轮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导向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板或所述底盘上,所述导向件的另一端可滑动地穿过所述底盘或所述支撑板,所述导向件设置有弹性件,通过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减缓所述行驶面对所述辅助轮的冲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是导向柱,所述辅助轮支撑板上设置有导向孔,所述导向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底盘上,所述导向柱的上端穿过所述导向孔并设置有所述弹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四根导向柱,所述辅助轮支撑板设置有四个导向孔,所述四根导向柱的下端与所述底盘固定连接,所述四根导向柱的上端分别穿过所述四个导向孔并在所述至少一根导向柱的上端设置有弹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四根导向柱的上端都设置有所述弹性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辆底盘组件是自动导引运输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两个辅助轮中的至少一个辅助轮是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整体的结构,可以起到缓冲作用,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进一步,整体结构形成一级减震,减震装置形成二级减震,使得车辆底盘组件具有多重减震功能,减缓冲击力,能适应不同运输环境。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锥能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锥能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386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万用表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水泵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