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斜坡式登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3374.9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7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谢钦;熊朝辉;缪东;史明红;廖永亮;肖俊;刘奥;占俊;葛红;郭钦;王德威;程春阳;郭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1/00 | 分类号: | E04F11/00;E04F1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许莹 |
地址: | 43006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轨道 交通 车辆 基地 斜坡 式登车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斜坡式登车装置,置于低地面(1)和高地面(9)之间,包括可升降的登车机构(2)和埋设于地坑基础(8)内可伸缩的的支撑液压机构(3),所述登车机构(2)的一端与高地面(9)的端部铰接,另一端的底部与支撑液压机构(3)连接,所述支撑液压机构(3)的伸缩带动所述登车机构(2)的另一端上升或下降,以分别形成沟通所述高地面(9)与低地面(1)之间的斜坡及高地面和车门之间的登车斜坡。本实用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斜坡式登车装置,分别形成下的斜面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斜坡实现低地面和高地面之间的沟通,以及升起形成向上的斜坡实现登车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斜坡式登车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基地是轨道交通车辆及其他相关系统设备进行清洁保养、维护和修理的重要场所,为车辆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当列车驶入车辆基地后,司机一方面需要对车底处进行清洗、维护和修养,另一方面需要通过登车装置上下列车对车内和车体等进行清洗、维护和修养。
目前,国内外车辆基地登车装置均采用固定式和水平地面自动升降式,并将其设置于列车停靠时司机室门口所处位置。但固定式登车装置和水平地面自动升降式登车装置都存在缺陷:固定式登车装置常设置于信号机附近,对司机视线造成一定影响,在列车进库时不利于司机观察行车信号;同时,固定式登车装置因体积较大,占用了列车检修及司乘人员的走行空间,从而降低检修作业的顺畅度,并影响车辆基地库内的整体美观。水平地面自动升降式登车梯只能在水平地面登车,不适用于列检库内斜坡上登车,如图1所示,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内有车辆停车列位和车辆列检列位,车辆停车列位的轨道标高与地面平齐,而车辆列检列位通过一斜坡使轨道标高高于地面标高,在列检列位处,人员是在斜坡上登车,现有登车梯不能实现这一功能。
专利CN108590501A公开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自动升降式登车梯系统,包括设于低地面上的安装底板以及设于所述安装底板下面的地坑,所述安装底板下方的地坑内设有升降单元和控制箱,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升降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安装底板上方设有登车单元,所述登车单元包括登车平台、第二驱动机构及阶梯。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可以控制升降机构折叠或展开,实现登车平台升降,同时可以实现阶梯的伸出和收回,供司乘人员和检修人员上下列车,避免了列车入库时登车梯阻碍视线并影响行车信号的观察。但该装置同样不适用于斜坡处登车,而且地坑所占空间大,升整体结构复杂稳定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斜坡式登车装置,通过登车机构一端与高地面的端部铰接,另一端在支撑机构伸缩带动下升降,从而分别形成下的斜面以取代现有技术中的斜坡实现低地面和高地面之间的沟通,以及升起形成向上的斜坡实现登车的功能,特别是实现在斜坡处的登车,解决现有技术中都没有解决的斜坡处登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斜坡式登车装置,置于低地面和高地面之间,包括可升降的登车机构和埋设于地坑基础内可伸缩的的支撑液压机构;
所述登车机构的一端与高地面的端部铰接,另一端的底部与支撑液压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液压机构的伸缩带动所述登车机构的另一端上升或下降,以分别形成沟通所述高地面与低地面之间的斜坡及高地面和车门之间的登车斜坡。
进一步地,所述登车机构包括斜面段和水平设置的登车平台段,所述斜面段的一端与所述高地面的端部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登车平台段铰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液压机构包括若干组间隔设置的支撑液压杆,所述地坑基础上设有若干组用于固定所述支撑液压杆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登车机构的两侧均设有护栏,所述护栏包括分开设置且分别与所述斜面段和登车平台段对应的两段。
进一步地,所述护栏与所述登车机构之间可翻折的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33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