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7115.3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60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李继光;刘国栋;段文波;张波;任明广;高明春;李东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5 | 代理人: | 贾宝娟 |
地址: | 261108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油气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上的进气管、回油管以及出气管;出气管设置于壳体的顶端且延伸至壳体内,出气管与壳体之间形成环形分离腔;壳体的内壁与出气管的外壁轴向交错设置有多圈挡板;多圈挡板分隔环形分离腔形成迷宫式分离通道。本实用新型用在不过多增加成本、增大柴油机整机质量风险的前提下,提高了柴油机整机响应性同时降低了油耗和排放;且简化了柴油机整机的布置。本实用新型可延长油气混合气的流动距离和流动时间,提高分离效果;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可简化发动机整机的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时,燃烧室内的高压气体会有一部分经活塞环开口间隙窜到发动机曲轴箱内,该高压气体中包含有燃烧废气和润滑油油雾;发动机曲轴和连杆上的润滑油油滴会因曲轴连杆的高速运动而被甩到曲轴箱内的气体中形成油雾;另外,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工作温度较高,较高的温度将加快油雾的形成。曲轴箱为一密闭空间,如果不及时将曲轴箱内的油雾气体排出,将增加曲轴箱内气体压力和油雾浓度,增加活塞下行时的阻力,同时也会使曲轴箱内部爆燃倾向增加,因此需要将曲轴箱内的油气引出,以降低曲轴箱内气体压力和油雾浓度。但由于油气中含有一定的油雾,为了降低气体对环境的污染,在气体排到外部环境前需将气体中的油雾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目前,如图1所示,发动机常安装一个带弯管段11的长管1,利用该长管1对曲轴箱中的油气混合气进行分离;长管1下端的连接法兰2与曲轴箱连接,上端的连接法兰3与外部管路连接,曲轴箱内的油气混合气从长管1下端进入长管1内部,由下至上流动时,油气混合气首先冲击到弯管段11,降低部分流动速度,油气混合气继续向上运动时温度逐步降低,其中的油雾受重力和温度降低影响,逐步汇聚沉淀流回曲轴箱内,分离后的气体从长管1上端排出到外部管路中。上述方案中,油气混合气中的油雾主要靠液滴重力和温度降低,汇聚成大液滴回流到曲轴箱内,该方案的油雾分离效果直接受管子的长度影响,如果需要取得较好的分离效果,长管1需要相当大的长度要求,直接影响整机的布置空间和整机外观;长管1太短,油气分离效果将明显降低。且油气混合气由曲轴箱进入长管1后,流速增加并在长管1内部保持一稳定的速度较大的流速导致了油雾的分离时间短,分离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可提高分离效果,简化发动机整机的布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油气分离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进气管、回油管以及出气管;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顶端且延伸至所述壳体内,所述出气管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环形分离腔;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出气管的外壁轴向交错设置有多圈挡板;所述多圈挡板分隔所述环形分离腔形成迷宫式分离通道。
进一步,所述多圈挡板包括,沿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出气管外壁的多圈内挡板和沿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壳体内壁的多圈外挡板;
每圈内挡板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沿径向延伸的内挡板;每圈外挡板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设置且沿径向延伸的外挡板,所述内挡板与相邻所述外挡板轴向交错设置。
进一步,所述内挡板和所述外挡板均为扇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每圈内挡板包括5个所述内挡板,5个所述内挡板等间隔设置;所述每圈外挡板包括4个所述外挡板,4个所述外挡板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回油管为U形管。
进一步,所述壳体包括筒形上部和锥形下部,所述锥形下部的底端设有回油口,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回油口连接;所述筒形上部的外壁设有沿切向延伸的进气口,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71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