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测试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7703.7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56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征东;黄斌;杜永建;刘祖俊;欧阳倚承;智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51092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耦合器 自动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测试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内部的功能模块集成板,功能模板集成板上设置有光纤剥纤机构、光纤切割机构、光纤清洁机构、光源和功率计对准机构,功能模块集成板的上方设置有工装结构件,工装结构件连接有驱动机构,光纤耦合器夹装于工装结构件内,驱动机构驱动工装结构件在各机构之间移动,光源和功率计对准机构连接有功率计参数处理系统。该光纤耦合器自动测试用装置中集成了多个功能模块,通过驱动工装结构件可以带动待测试的光纤耦合器在各个工位中实现加工或测试,最终完成光纤耦合器的测试。使用该设备,可实现光纤耦合器测试的流水作业,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耦合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测试用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升高,人力资源也越来越紧缺,各行各业都在朝着自动化方向发展,光纤器件行业也不例外。但目前光纤无源器件在生产、测试领域仍然是人工操作为主,自动化程度不高。
现有光纤无源器件的通用测试方法较为复杂,基本上全部由人工操作。插入损耗的测试及偏振相关损耗的测试过程一般是这样的:首先对光纤无源器件输入端和光源端的光纤采用米勒钳掉涂覆层,用无尘纸沾酒精后对剥纤后的光纤进行清洁,然后用对该光纤端面用切刀进行切割;再把切割好的两条光纤放入光纤熔接机进行熔接或放入对准器进行对准。第二步是对光纤无源器件的输出端的两条光纤进行剥纤、清洁、切割;再把切好的两条光纤分别放在光纤测试专用夹里,插入光功率计的探头中,然后查看功率计的插入损耗读数。如果需要测试偏振相关损耗还要在光源端串入偏振器,然后手摇动偏振器并观察功率计读数的变化。记住过此过程中示值变化的最大值即为此器件的偏振相关损耗值。
此测试过程操作及读数皆为人工操作,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高,且生产效率也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测试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光纤耦合器自动测试用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内部的功能模块集成板,所述功能模板集成板上设置有光纤剥纤机构、光纤切割机构、光纤清洁机构、光源和功率计对准机构,所述功能模块集成板的上方设置有工装结构件,所述工装结构件连接有驱动机构,光纤耦合器夹装于工装结构件内,所述驱动机构驱动工装结构件在各机构之间移动,所述光源和功率计对准机构连接有功率计参数处理系统。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工装结构件包括工装件本体以及三个光纤夹结构,所述工装件本体呈板状,所述工装件本体的一端沿所述工装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一个第一连接部,所述工装件本体的另一端沿所述工装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形成两个间隔分布的第二连接部,三个所述光纤夹结构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工装件本体的中间部分设置有两个间隔分布的绕纤部以及贯穿所述工装件本体的工位定位孔,所述工装件本体上还设置有位于两个所述绕纤部之间的固定夹,所述工装件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光纤挡板,所述光纤挡板的上端部向所述工装件本体的中间部分弯折成L形,所述光纤挡板与所述工装件本体之间形成光纤挡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绕纤部包括绕纤立柱和挡圈,所述绕纤立柱的底部与所述工装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绕纤立柱的顶部,所述挡圈的直径大于所述绕纤立柱的直径,所述挡圈的底部、绕纤立柱的外周以及工装件本体的上表面共同形成卷绕槽,所述绕纤立柱和/或所述挡圈为第一磁性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光纤夹结构包括光纤夹底座以及光纤压盖,所述光纤夹底座的上部设置有沿光纤夹底座长度方向布置的V型槽,所述光纤压盖的底部与所述光纤夹底座的上部配合紧贴,所述光纤压盖的底部与V型槽的两侧壁共同形成一个用于挤压光纤的挤压腔,所述光纤压盖的侧部与所述光纤夹底座铰接,所述光纤压盖上设置有第二磁性件,所述光纤夹底座上设置有第三磁性件,所述光纤压盖转动至与所述光纤夹底座贴合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第二磁性件磁力吸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鑫通讯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77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角度测量结构的绘图测量装置
- 下一篇:机架式服务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