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减少打击盲区的反无人机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27887.7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1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健;冯文龙;朱言成;隗立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卫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A33/02 | 分类号: | F41A33/02;F41H11/02;G01S13/60;G01S13/50;G01S13/86;G01J5/00;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刘宝山;王薇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打击 盲区 无人 机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少打击盲区的反无人机车,包括越野车,越野车的车顶设置有置物架,置物架上设置有探测组件、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探测组件与置物架相连,识别组件与探测组件相连并设置在探测组件上方,干扰摧毁组件与探测组件相连并设置在识别组件上方,从而避免探测组件与识别组件遮挡干扰摧毁组件而造成打击盲区。本实用新型的减少打击盲区的反无人机车,将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集成到探测组件上方,布局巧妙,有效避免了各元器件的遮挡,减少打击盲区,打击失误率低,大大降低了所保护空域的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反无人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减少打击盲区的反无人机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现如今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大量涌现,特别是对于那些飞行高度在1000米以下、飞行速度低于200公里/小时、体型较小的无人机,因其具有不惧伤亡、操作灵活、容易制造、成本低廉等特点,在近几年来发展相当迅猛,发展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大量涌现的无人机研发、制造、应用公司也助推了民用无人机的普及,无人机发展迅猛的同时也对个人、社会甚至是国家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
因此,国内积极研发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尤其是车载反无人机防御系统,其机动性高,能够快速、有效地到达目的地执行任务,但是,目前车载反无人机技术仍然存在一些缺陷:车载反无人机防御系统中雷达、红外热成像仪、测距传感器、无线电侦收设备以及激光炮等元器件均设置在车体顶部,在打击目标无人机时,由于系统自身元器件的遮挡会造成许多打击盲区,从而降低打击成功率,所保护空域的安全性无法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少打击盲区的反无人机车,具有减少打击盲区的效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减少打击盲区的反无人机车,其中,包括越野车,越野车的车顶设置有置物架,置物架上设置有探测组件、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探测组件与置物架相连,识别组件与探测组件相连并设置在探测组件上方,干扰摧毁组件与探测组件相连并设置在识别组件上方,从而避免探测组件与识别组件遮挡干扰摧毁组件而造成打击盲区;越野车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指挥中心,控制指挥中心分别与探测组件、识别组件和干扰摧毁组件相连,探测组件与识别组件发现并确认目标无人机时,将数据发送至控制指挥中心,控制指挥中心控制干扰摧毁组件对目标无人机做出应对措施。
进一步,探测组件包括雷达,雷达为圆柱阵雷达,圆柱阵雷达可以360度全方位探测。
进一步,探测组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第一转轴相连,第一转轴与第一盒体的底部固定相连,识别组件设置在第一盒体内,第一转轴可带动第一盒体在水平方向上转动。
进一步,识别组件包括红外热成像仪和测距传感器,红外热成像仪和测距传感器均容置在第一盒体内部;第一盒体的一个侧面开有红外热成像仪孔和测距传感器孔,红外热成像仪和测距传感器分别从其对应的孔伸出,以方便其工作。
进一步,第一盒体内部设置有执法记录仪,执法记录仪包括高倍可变焦摄像机和存储卡,高倍可变焦摄像机可拍摄可见光下目标无人机的图像信息,用于记录整个执法过程并保存。
进一步,第一盒体的顶部与第二转轴固定相连,第二转轴与第二盒体相连,第二盒体内部设置有第三转轴,第三转轴与伺服电机相连,干扰摧毁组件与第三转轴相连,第三转轴可带动干扰摧毁组件转动。
进一步,干扰摧毁组件包括干扰枪与激光炮,干扰枪和激光炮分别设置在第二盒体的两侧且与第三转轴相连,干扰枪和激光炮可通过第三转轴在相对于第二盒体的竖直面上转动。
进一步,识别组件包括无线电侦收设备,无线电侦收设备设置在第二盒体的顶部,用以侦查无人机信号。
进一步,置物架包括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第一连接架、承载架以及第二连接架通过缓冲组件顺次相连,以增强置物架的减震性能,进而增强探测组件、识别组件与干扰摧毁组件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卫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卫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278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