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切换电机绕组的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34512.3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25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伟;黄锦元;刘萌;杨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5/18 | 分类号: | H02P25/18;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汉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5 | 代理人: | 古冠开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电机 绕组 驱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种可切换电机绕组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示的定子组件上绕有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可以独立工作或者组合起来工作,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包括主控单元、控制单元和一个逆变单元,主控单元负责外部接口数据与内部接口数据的交换以及协调工作,控制单元控制逆变单元工作,采用一个逆变单元驱动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当车辆处于第一种工况状态时,实现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串联;当车辆处于第二种工况状态时,实现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并联。它简化控制,简化电路结构,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切换电机绕组的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对电动汽车来说,在不同工况下,对驱动电机系统的性能要求是不同的。现有技术中也有双绕组三相电机及其控制方法,其双绕组控制是通过两个不同逆变单元来分开控制,见图1所示,实现不同工况下驱动电机系统的不同性能要求,见专利号为201810457043.0为背景技术专利。图1中控制器4包括逆变单元1和逆变器2,两套线圈绕3包括第一套3相绕组W(含A、B、C三相)和第二套3相绕组W2(含a、b、c三相)。
这种双逆变器驱动两套线圈绕组的拓扑电路结构存在如下缺点:
1、双逆变器的控制相对复杂;
2、双逆变器结构复杂,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切换电机绕组的驱动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双逆变器驱动两套线圈绕组导致控制复杂、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可切换电机绕组的驱动系统,包括电机和电机控制器,所述的电机包括定子组件、转子组件和机壳组件,所示的定子组件上绕有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第一套线圈绕组包括U1相绕组、V1相绕组和W1相绕组,第二套线圈绕组包括U2相绕组、V2相绕组和W2相绕组,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组合起来工作,所述的电机控制器包括主控单元、控制单元和一个逆变单元,控制单元控制逆变单元工作,主控单元负责外部接口数据与内部接口数据的交换以及协调工作,逆变单元的3个输出端分别连接U2相绕组、V2相绕组和W2相绕组的一端,其特征在于:U2相绕组、V2相绕组和W2相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U1相绕组、V1相绕组和W1相绕组的一端连接,U1相绕组、V1相绕组和W1相绕组的另一端连接起来,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之间设置第一组开关K1、K2、K3,U2相绕组、V2相绕组和W2相绕组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一组引线L1、L2、L3引出并连接起来,引线L1、L2、L3上设置第二组开关K4、 K5、K6以便使引线L1、L2、L3通电或者断开,引线L1、L2、L3的连接点位于第一组开关K1、K2、K3与第二套线圈绕组之间,逆变单元的3个输出端分别连接引线L4、L5、L6的一端,引线L4、L5、L6上设置第三组开关K7、K8、K9 以便使引线L4、L5、L6通电或者断开,引线L4、L5、L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U1 相绕组、V1相绕组和W1相绕组,引线L4、L5、L6的连接点位于第一套线圈绕组与第一组开关K1、K2、K3之间,第一组开关K1、K2、K3、第二组开关K4、 K5、K6和第三组开关K7、K8、K9受控制单元控制。
上述当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组开关K1、K2、K3闭合,控制第二组开关K4、K5、 K6断开,控制第三组开关K7、K8、K9断开时,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串联起来工作。
上述当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组开关K1、K2、K3断开,控制第二组开关K4、K5、 K6闭合,控制第三组开关K7、K8、K9闭合时,第一套线圈绕组和第二套线圈绕组并联起来一起工作。
上述所述的第一组开关K1、K2、K3,第二组开关K4、K5、K6和第三组开关 K7、K8、K9是可控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345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表连接螺母处用防拆锁卡
- 下一篇:一种连杆式间隙同步调整的辊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