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车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1030.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9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志斌;何中主;李兵;潘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3/02 | 分类号: | B61B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谭果林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车辆系统。该轨道车辆系统包括轨道以及轨道车辆,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梁以及第二轨道梁,所述第一轨道梁包括第一梁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梁体上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一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轨道梁包括第二梁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梁体上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二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该轨道车辆系统既能满足小坡度线路也能满足山地等大坡度的线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车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大爬坡度的轨道交通中的轨道一般采用齿轨铁路或缆索铁路。其中,齿轨铁路中通常将齿条布置在两轨中间,车辆运行的全程均需通过安装在车身底部的齿轮与齿条之间的啮合进行驱动,使车辆沿轨道运行。但是,由于齿轨铁路需沿线敷设齿条,造价高且施工周期长。
此外,现有的轨道交通的最大爬坡度均低于150‰,在一些坡度较大的线路上应用受限。如,现有的轨道交通中的胶轮有轨电车,其最大爬坡能力为120‰。且该胶轮有轨电车的驱动桥动力总成与半轴平行布置,导致质心分散,占用空间大,影响整车平稳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轨道交通在坡度较大的线路上应用受限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轨道、轨道车辆及轨道车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梁以及第二轨道梁,所述第一轨道梁包括第一梁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梁体上的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沿所述第一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第二轨道梁包括第二梁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梁体上的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沿所述第二梁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梁体的上表面的远离所述第二轨道梁的一侧;
所述第二齿条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梁体的上表面的远离所述第一轨道梁的一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行驶在上述的轨道上,其包括车辆本体、驱动桥、第一行走机构以及第二行走机构,所述驱动桥、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及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车辆本体上,所述驱动桥连接在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及所述第二行走机构之间,所述驱动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行走机构与所述第二行走机构转动;
所述第一行走机构包括与所述轨道的第一梁体的上表面滚动接触的第一胶轮以及可与所述轨道的第一齿条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胶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行走机构包括与所述轨道的第二梁体的上表面滚动接触的第二胶轮以及可与所述轨道的第二齿条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胶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齿轮的轴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桥包括桥壳、驱动电机、第一万向节、第二万向节、第一传动半轴以及第二传动半轴,所述第一胶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半轴上,所述第二胶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传动半轴上,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桥壳上,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第一传动半轴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第二万向节与所述第二传动半轴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胶轮背向所述第二行走机构的一侧,所述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胶轮背向所述第一行走机构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轨道车辆还包括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的运行提供导向的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安装在所述驱动桥上,所述导向机构位于所述轨道的第一轨道梁与第二轨道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1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废气处理设备
- 下一篇:一种汽车配件的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