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流器及气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44167.1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傅义栋;王名席;任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61 | 分类号: | B60R21/261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郭晗;赵迪 |
地址: | 315103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流 气囊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流器及气囊系统,涉及车辆技术领域。该导流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包括:连接部和导流部;其中,所述导流部上设置有多个导气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流部相连,且所述连接部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导流部与囊袋相连通,所述导流部上的多个导气孔用于将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输送至所述囊袋。该实施方式降低了囊袋被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气囊系统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流器及气囊系统。
背景技术
在汽车安全气囊系统中,通常会设置分流器,以在囊袋需要展开时,将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通过该分流器分配至囊袋的各个腔室内。
现有的分流器通常为空心桶状结构,该空心桶状结构的内部即为气体通道,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通过该气体通道输送至囊袋中。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空心桶状结构的分流器使得气体的流动速度较快,使得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直接冲击囊袋,而气体发生器点爆时,产生的气体为高温气体,并且在产生气体是还会产生固体残渣,这些高温气体和固体残渣直接冲击囊袋,可能会造成囊袋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导流器及气囊系统,能够降低囊袋被损坏的风险,提高气囊系统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导流器,包括:连接部和导流部;其中,所述导流部上设置有多个导气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流部相连,且所述连接部与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导流部与囊袋相连通,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通过所述导流部上的多个导气孔输送至所述囊袋。
可选地,
所述导流部包括侧面导气部和顶部遮挡部;其中,
所述顶部遮挡部的外侧边缘与所述侧面导气部的顶部边缘相连接,所述顶部遮挡部和所述侧面导气部一体成型;
所述多个导气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气孔设置于所述侧面导气部。
可选地,
所述顶部遮挡部呈空心环形,所述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通过空心环形状的顶部遮挡部的空心区域输送至所述囊袋。
可选地,
所述多个导气孔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导气孔设置于所述顶部遮挡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气囊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导流器、气体发生器和囊袋;其中,
所述导流器中的连接部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所述导流器中的导流部与所述囊袋相连通。
可选地,
该气囊系统进一步包括:连接件;其中,
所述导流器的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气体发生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数量和位置相互对应;
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和所对应的第二连接孔,以连接所述导流器和所述气体发生器。
可选地,
所述囊袋边缘设置有第三连接孔;
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以连接所述导流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和所述囊袋。
可选地,
所述囊袋、所述导流器和所述气体发生器依次嵌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均胜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441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