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鞋底打磨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55970.5 | 申请日: | 2019-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60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赖晓毅;蔡荣盛;陈育明;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轻工职业学院;黎明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4B19/00 | 分类号: | B24B19/00;B24B41/04;B24B55/06;B24B55/12;A43D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时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0 | 代理人: | 沈成金 |
地址: | 3622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鞋底 打磨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领域技术,具体为一种鞋底打磨机器人,包括打磨头,所述打磨头包括内腔、头部与躯体,所述内腔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绞龙送料杆,所述躯体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内腔连通,所述内腔内壁设置有第一吸尘装置,所述头部侧面设置为凹面,所述凹面两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头部两侧壁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部设置有第二吸尘装置,所述收集箱一侧面设置为凸面,所述凸面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对应,所述凸面两侧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凹槽与卡块适配,所述凹槽底端设置有限位块,本装置能够吸收打磨头周围产生的颗粒并且便于更换收集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磨设备领域技术,具体为一种鞋底打磨机器人。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制鞋加工车间,鞋底的打磨工作主要是靠工人手动握住鞋帮将鞋底来回移动与打磨机的磨刀接触,根据鞋底的形状沿着高速转动的砂轮将鞋底打磨平滑,但这种打磨方式不仅效率低,工作环境恶劣,而且次品率高,打磨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打磨技术工人的手艺,产品一致性差,质量不能得到保证,而且生产效率低,已有技术采用六轴机器人抓取鞋底或者磨头进行打磨,打磨时六轴机器人按预设的程序走轨迹,但是,机械化的打磨进行打磨时,容易产生大量的细微颗粒(皮屑、细尘),长期吸入该细微颗粒不利于工人身体健康,同时,细微颗粒的飘散或者在打磨头上堆积,不利于工人打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鞋底打磨机器人,在打磨头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与打磨头侧壁通过通孔连通,内腔内壁对称设置有第一吸尘装置,第一吸尘装置能够通过通孔将打磨头在打磨时产生的颗粒吸入内腔,内腔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绞龙送料杆,吸进来的颗粒内被绞龙送料杆输送到头部,头部通过卡槽与收集箱的卡块连接,收集箱与头部接触面都设置有通孔,收集箱内有第二吸尘装置,能够将头部的颗粒吸入收集箱内。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鞋底打磨机器人,包括打磨头,所述打磨头包括内腔、头部与躯体,所述内腔底部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有绞龙送料杆,所述躯体侧壁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内腔连通,所述内腔内壁设置有第一吸尘装置,所述头部侧面设置为凹面,所述凹面(表面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凹面两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侧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头部两侧壁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内部设置有第二吸尘装置,所述收集箱一侧面设置为凸面,所述凸面表面设置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三通孔对应,所述凸面两侧壁设置有卡块,所述凹槽与卡块适配,所述凹槽底端设置有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磨头在打磨鞋底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细微颗粒,通过在打磨头内部设置有内腔,内腔与打磨头侧壁通过通孔连通,内腔内壁对称设置有第一吸尘装置,第一吸尘装置能够通过通孔将打磨头在打磨时产生的颗粒吸入内腔,内腔底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绞龙送料杆,吸进来的颗粒内被绞龙送料杆输送到头部,头部通过卡槽与收集箱的卡块连接,卡槽底部设置有限位块,这样卡块底端有限位块托着,就能够固定在卡槽当中,收集箱凸面上的第三通孔与头部凹面上的第二通孔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当收集箱卡在头部侧壁的时候,第三通孔与第二通孔紧贴在一起,收集箱内有第二吸尘装置,能够将头部的颗粒吸入收集箱内。
优选的,所述打磨头的头部与躯体之间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连接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连接有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有旋转底座,所述旋转底座连接有台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磨头连接的固定装置能够在机械臂的作用下上下移动,机械臂在旋转机构与旋转底座的作用下可以水平方向移动,从而实现了打磨头全方位的灵活移动。
优选的,所述打磨头下方设置有打磨台,所述打磨台上表面设置有工型槽,所述工型槽内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夹持有鞋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轻工职业学院;黎明职业大学,未经泉州轻工职业学院;黎明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55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面打磨装置及一种建筑机器人
- 下一篇:线管固定装置、空调器和家用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