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485344.0 | 申请日: | 2019-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3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邢娜;渠明翠;杨建军;邢飞;李艳娜;李平乐;张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83 | 代理人: | 李伊宁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备 呼吸 二氧化碳 监测 功能 新型 吸氧 | ||
1.一种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包括喇叭接头、输氧管、三通管、上支管、下支管和鼻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支管和气体换向装置,鼻塞包括上过渡管、下过渡管和两个鼻插管,气体换向装置包括阀体、设置在阀体内的阀腔和设置在阀腔内的调节式气道密闭装置,阀体上设置有与阀腔导通的左通道、右通道、下通道和上通道,下部的鼻插管的右端与下过渡管的左侧连接且导通,上部的鼻插管的右端与气体换向装置的左通道连接且导通,上过渡管的下端与气体换向装置的上通道连接且导通,下过渡管的上端与气体换向装置的下通道连接且导通,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支管的左端与气体换向装置的右通道连接且导通,调节式气道密闭装置在阀腔内位于第一位置时,气体换向装置中只有上通道、左通道和下通道相互导通;调节式气道密闭装置在阀腔内位于第二位置时,气体换向装置中只有左通道和右通道相互导通;上支管的左端与三通管的右端的上口连接且导通,下支管的左端与三通管的右端的下口连接且导通,三通管的左端与输氧管的右端连接且导通,输氧管的左端与喇叭接头的右端连接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式气道密闭装置包括活塞和活塞杆,左通道设置在阀体左侧面,右通道设置在阀体右侧面后部,上通道和下通道分别对应设置在阀体上侧面的前部和下侧面的前部,阀腔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塞,活塞前表面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活塞杆前端穿过阀体且位于阀体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调节式气道密闭装置采用横向水平设置的圆柱形的转动体,阀腔内部转动设置有转动体,转动体沿径向和轴向分别设置有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且径向通孔和轴向通孔在交汇处连通,轴向通孔的左右两端始终与阀体的左通道和右通道导通,径向通孔仅在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径向通孔的上下两端分别于上通道和下通道导通,其中转动体右端与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支管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阀体的左通道、右通道、下通道和上通道均设置在阀体前部同一位置处的四个侧面上,左通道和右通道的轴线与下通道和上通道的轴线相交,阀腔内部滑动设置有活动塞,活动塞前端穿过阀体且位于阀体外部,活动塞后部左侧表面沿上下方向设置有通槽,通槽与上通道和下通道匹配,活动塞前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通孔,通孔与左通道和右通道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支管右端固定设置有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器接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支管右端固定设置有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器接头,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器接头上可拆卸连接有封闭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鼻插管的左端均套设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鼻塞帽,鼻塞帽为锥台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材料为医用硅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鼻塞的上下两端可拆卸设置有耳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备呼吸末二氧化碳监测功能的新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支管与下支管中部设置有活动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4853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