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14165.5 | 申请日: | 2019-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2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魏福禄;田岩;刘攀;文学;李志斌;陈明涛;郭永青;蔡正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2 | 分类号: | E01C1/02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李时云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口 非机动车 行人 专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交通技术领域的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包括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隔离岛、等待区、限行柱、非机动车道、人行横道、非机动车及行人红绿灯、机动车右转车道、机动车道。本实用新型系统充分考虑机动车尤其是货车在右转时,因视觉盲区擦碰路边非机动车及行人,造成事故的问题,在通过交叉口时,机动车于交叉口内通行,非机动车及行人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内通行,当非机动车及行人于人行横道处过马路时,机动车已经右转完毕,可以看到前方非机动车及行人的通行情况,确保机动车不会因为视觉盲区而造成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面交叉口针对机动车尤其是货车转弯过程中视觉盲区问题的解决多数止于表面或适用范围较窄,比如:
1.在路口处设置凸面镜,驾驶员通过镜子可以看到车身周围的非机动车及行人,此方法对于不熟悉路况的驾驶员效果不佳,且凸面镜的反射效果受天气影响较大;
2.设置安全岛,非机动车及行人于安全岛内待行,旨在提醒机动车驾驶员注意路边等待区内的非机动车与行人,但视觉盲区并未解决;
3.设置行人天桥、地下通道,此方法虽实现了分离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及行人,但行人天桥、地下通道的设立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占地面积大、成本高,尤其在货车较多、行人较少的城郊地区,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
4.设置一种超轻型架空式非机动车道路(申请号:201510021134.6),设立专供非机动车行驶的空中道路,该方法虽能克服机动车尤其是货车转弯时视觉盲区带来的风险,但该装置的设立需要很多的配套设施,如电力铺设,且不适合在非机动车较少的城郊设立,适用范围较窄;
5.设置立交桥,该方法成本巨大,占地较多,无法普及。
6.目前在人行道的端部设置的限行柱为刚性设置,对行人容易造成伤害。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彻底解决上述问题,克服机动车尤其是货车转弯过程中视觉盲区带来的风险,并且不受天气影响、施工成本低、占地面积小,不受市区和城郊的限制、适用范围宽泛、设计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在大型车通行的交叉路口,消除因为视觉盲区而造成交通事故的一种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交叉口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系统,包括设于机动车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交叉口处横跨机动车道的人行横道以及位于人行横道一侧的非机动车过街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动车右转车道,包括位于中部的弯道段和位于两端的直行段,两端的直行段分别与交叉口处两条相邻的机动车道连接,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连接交叉口处两条相邻的机动车道上的人行横道且位于机动车右转车道的外侧,隔离岛,设于机动车右转车道以及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之间;所述非机动车道止于机动车右转车道的端部,所述人行横道的端部与非机动车道的端部衔接并与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组成环路,所述隔离岛高度同时高于机动车右转车道、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
更好的,所述直行段的长度为3米以上,所述弯道段的转弯半径为5m以上,所述隔离岛高度高于机动车道100mm~250mm。
更好的,所述非机动车及行人渠化专用道的两端设有凹凸面的等待区,所述等待区靠近人行横道的一侧设有限行柱,两限行柱的距离为500mm~1700mm,限行柱的高度为300mm~1000mm。
更好的,所述限行柱包括固定底座、立杆,所述立杆包括球头部、竖立部,所述立杆的球头部和固定底座球接,所述球头部为中空壳体,球头部腔体的下部设有配重,所述球头部的直径小于固定底座内球面的直径,所述球头部的下端嵌设有定位磁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141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