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缓启电路的保护电路及电力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25589.1 | 申请日: | 2019-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71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石伟;毕晓鹏;柏子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7/20 | 分类号: | H02H7/20;H03K17/785;H03K17/08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陆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 保护 电力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缓启电路的保护电路及电力电子设备,所述缓启电路与直流母线上的缓启继电器并联连接,且所述直流母线的后级电路包括由驱动芯片控制运行的电子元件,所述保护电路包括采样单元、比较单元和放电单元;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直流母线,并将采样获得的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输出到所述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并在输入端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输出无效电平;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比较单元的无效电平时将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端的电压拉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在直流母线电压异常时控制后级电路的工作状态,避免了直流母线欠压时缓启电路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力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缓启电路的保护电路及电力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越来越高,电梯已成为城市高楼必不可少的配套设备。现代电梯主要由曳引系统(具体包括曳引电动机、曳引轮及曳引绳等)、导轨、对重装置、安全装置(如限速器、安全钳和缓冲器等)、信号操纵系统、轿厢与厅门等组成,其主要通过曳引电动机带动曳引轮转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在上述电梯中,曳引电动机的控制及驱动由220V交流输入经过整流至母线电容后提供。在曳引电动机的驱动控制器中,母线电容在起机时充电,其瞬时充电电流较大,需在母线电容上串接缓启电阻来缓启限流,当母线电压超过缓启电压时该缓启电阻被断开,由此完成驱动电路的缓启动过程。目前,母线电容缓启取电方式被广泛用于各类开关电源中。
采用缓启电阻和母线电容的供电方式简化了电路的设计。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缓启继电器断开时(例如母线电压异常时)后级电路仍正常工作的情况,此时缓启电阻没有从主功率电路中切断,后级电路的正常工作将会导致缓启电阻烧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对上述缓启电阻在缓启继电器异常断开时容易因后级电路的正常工作而烧毁的问题,提供一种缓启电路的保护电路及电力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缓启电路的保护电路,所述缓启电路与直流母线上的缓启继电器并联连接,且所述直流母线的后级电路包括由驱动芯片控制运行的电子元件,所述保护电路包括采样单元、比较单元和放电单元;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到所述直流母线,且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入端,并将采样获得的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输出到所述比较单元;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入端,并在输入端电压小于基准电压时输出无效电平;所述放电单元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端,并在接收到来自所述比较单元的无效电平时将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端的电压拉低。
优选地,所述采样单元和比较单元位于所述缓启继电器的控制回路内,且所述缓启继电器在所述比较单元输出无效电平时断开。
优选地,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端连接有储能电容,所述放电单元包括隔离子单元和开关子单元;所述隔离子单元的原边连接到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并在所述比较单元输出无效电平时断开;所述开关子单元串联连接在所述储能电容与第一参考地之间,且所述开关子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到所述隔离子单元的副边,并在所述隔离子单元的副边关断时导通。
优选地,所述隔离子单元包括光耦,且所述光耦的原边的正极连接到所述比较单元的输出端,所述光耦原边的负极连接第二参考地。
优选地,所述光耦的副边的正极连接到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端,所述开关子单元包括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且所述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经由第一电阻连接到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端,所述 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连接第一参考地,所述P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所述光耦的副边的负极,且所述P 沟道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第二电阻。
优选地,所述第一参考地与负直流母线等电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255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