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月面无人月壤采集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31582.0 | 申请日: | 2019-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79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邹猛;申彦;陆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16 | 分类号: | B64G1/16;G01N1/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月面无 人月 采集 | ||
一种月面无人月壤采集车,与输送槽一体的横梁内端通过铰轴与转台铰接,挖斗设置在与输送槽一体的横梁的外端,第一电机固定在与输送槽一体的横梁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挖斗联接,第一电机带动挖斗转动。输送槽的外端间隔设置有若干月壤导板,月壤导板与输送槽连通;挖斗上设置有若干朝向相同的月壤槽;转台能带动输送槽和挖斗左右摆动。液压器缸能带动输送槽和挖斗一起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挖斗在有限空间内具有足够多的挖土位置,保证采集车在同一位置挖土效率最大化,并且能够挖出宽度大于车宽且具有一定深度的坑道,可以使采集车作业后驶入,减少采集车太空暴露面积,提高采集车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月壤采集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月面无人月壤采集车。
背景技术
现如今,我国探月工程发展势头迅猛,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月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月壤中富含由太阳风粒子积累所形成的氢、氦、氖、氩、氮等元素。它们在被加热到700℃以上温度时,就可以全部释放出来。其中,氯- 3气体是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的高效燃料,在月壤中的资源总量可以达到 100~500万吨。另据计算,从月壤中每提炼出1吨氯-3,从中还可以获得约6300吨氢气、700吨氮气和1600吨CO或CO2气体。月壤中还存在天然的铁、金、银、铅和锌、铜矿颗粒,以及由镉、锌、铁、锰和硫结合而成的硫镉矿以及地球上所没有的碘化铑。月壤开采车辆作为月面资源利用的主要工具,其设计对我国未来月面探测及开发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月面无人月壤采集车,通过挖斗在不同位置的挖掘,形成坑道,为采集车提供减缓太空辐射的环境,提高采集车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液压器件一端铰接在输送槽上,一端铰接在转台上,挖斗与固定在输送槽上的第一电机相连,挖斗相对于输送槽只有一个转动的自由度,输送槽与转台通过连杆和液压器件相连,车斗固定在车底盘上,转台固定在车斗上,转台相对于车斗只有一个转动的自由度,月壤槽固定在挖斗上,液压器件抬高,月壤与输送月壤的输送槽中间间隔有月壤导板,挖斗通过自身的转动进行月壤的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月壤落入输送槽前部的凹槽内,转台左右有限转动,转动幅度满足挖斗在左右极限挖掘位置之间宽度大于车宽;输送槽通过液压器件进行上下摆动,月壤导板通过月壤槽将月壤输送到输送槽中,采集到的的月壤通过输送槽进入车斗,挖斗与地面相接触,挖斗转动,完成一次采集作业。
一种月面无人月壤采集车,包括挖斗、第一电机、输送槽、液压器缸、转台、铰轴、弹性轮、车底盘、车斗、月壤槽、月壤导板和第二电机;
与输送槽一体的横梁内端通过铰轴与转台铰接,挖斗设置在与输送槽一体的横梁的外端,第一电机固定在与输送槽一体的横梁上,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挖斗联接,第一电机带动挖斗转动。
输送槽的外端间隔设置有若干月壤导板,月壤导板与输送槽连通;挖斗上设置有若干朝向相同的月壤槽;输送槽的内侧位于车斗中;月壤通过输送槽进入车斗。
车斗固定在车底盘上;转台固定在车斗上,转台能带动输送槽和挖斗左右摆动。
液压器缸一端铰接在与输送槽一体的横梁上;液压器缸另一端铰接在转台上;液压器缸能带动输送槽和挖斗一起上下移动;液压器缸由设置在采集车内的液压泵带动。
第二电机固定在车底盘上,第二电机驱动弹性轮转动。
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由蓄电池或核能电池提供电力,蓄电池由太阳能电池板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315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计算机硬件的定位安装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油钻铤内螺纹保护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