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49056.7 | 申请日: | 2019-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37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勤践;曾福灵;林航宇;陈哲人;周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韶关市涵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5/02 | 分类号: | B25J5/02;B25J11/00;B25J13/00;B25J19/00;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芬 |
地址: | 512029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百旺大道42***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控制组件、机械臂和检测装置;行走机构包括车架、行走轮和用于驱动行走轮转动的驱动装置;机械臂的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检测装置安装在机械臂的另一端;控制组件包括工控机、操控终端和显示装置;工控机固定在车架上并与驱动装置、机械臂、检测装置电气连接;操控终端和显示装置均与工控机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行走机构,能够在轨道上行走,调整检测的位置,操控人员可以在地面上通过显示装置查看检测的情况并通过操控终端控制行走机构的移动以及机械臂的调整,机械臂则可以带动检测装置改变检测的角度,对可疑的病害点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构筑物病害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桥梁、高楼、大型石油化工设备等建构筑物的底部的病害检测中,大部分的巡检工作采用人工辅助设备进行检测的方法。
公开号为CN104568972A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桥梁底面裂缝检测装置,其采用导轨支架、导轨和摄像设备进行检测,导轨可在导轨支架上活动,摄像设备可在导轨上活动。但是该方案中,由于摄像设备是摆动式安装的,受限于该设置方式,其拍摄的角度有限,不能对可疑的病害点进行全方位的拍摄,其使用的摄像设备为传统的单镜头摄像机,只能拍摄平面效果的图片,无法实现三维图片,不利于病害的确认。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病害检测设备,以能够对可疑病害点进行全方位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机器人,其结构灵活,能够对建构筑物的底部进行多角度拍摄,制作出三维图片,满足AI智能分析病害对图片要求,能够适应不同结构的建构筑物。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检测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控制组件、机械臂和检测装置;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车架、行走轮和用于驱动所述行走轮转动的驱动装置;
所述机械臂的一端与所述车架转动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机械臂的另一端;
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工控机、操控终端和显示装置;所述工控机固定在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驱动装置、机械臂、检测装置电气连接;所述操控终端和显示装置均与所述工控机通信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为复眼摄像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眼摄像机包括机体和若干摄像头,所述机体的截面形状呈扇形,各所述摄像头安装在所述机体的弧形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一无线通信器和第二无线通信器;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器设置在所述车架上并与所述工控机电气连接;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器设置在所述操控终端上并与所述操控终端电气连接;
所述第一无线通信器与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器通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控终端为手持式遥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架上设有第一安全传感器,所述第一安全传感器与所述工控机电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检测装置上设有第二安全传感器,所述第二安全传感器与所述工控机电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械臂包括底座和活动臂;
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车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韶关市涵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韶关市涵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490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涂层机用涂刷设备
- 下一篇:一种跳床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