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动力系统隔震限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54998.4 | 申请日: | 2019-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56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康磊;娄建军;强亮亮;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磊 |
主分类号: | F16F3/12 | 分类号: | F16F3/12;F16F15/04;F16F1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林斌斌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动力 系统 限位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动力系统隔震限位器,包括动力机组,所述动力机组的下方对称布置两根横梁,用于支撑上部载荷,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隔振器,所述支撑隔振器由套筒型隔振器和垂向隔振器组成,所述套筒型隔振器包括T型杆、套筒以及与套筒内壁粘合的筒形橡胶环,所述T型杆的底端插入筒形橡胶环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中的隔振限位器通过弹簧恢复力平衡机组的振动,并采用橡胶块缓冲约束船体姿态的调整对设备的影响,将动力机组和舱壁用弹性橡胶隔离,舱壁和动力机组的振动经过缓冲后线性减弱,对设备起到主动隔振保护的作用,可减少动力机组和船体的振动的相互传输,减少了频率激励源,提高了船舶的减振降噪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动力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动力系统隔震限位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船舶机械和机载装备已经进入精密和低噪声时代,船舶动力系统是船舶的心脏,当环境中舱段或机架振动过大时,会将振动传递传递给动力系统,将导致动力系统频率紊乱或局部振动过大,产生严重的后果,设备隔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对振动敏感的机器和设备,这类设备隔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给定外部激励时,设备或其它关键区域的相对振动不超过允许的极限值;另外一种是本身为振源的机器和设备,主要目的是将传递到基础的动态作用力减低到允许值以下;
此类动力设备虽经过静、动平衡,但仍有不平衡力存在,它们通过设备基础传递到公用基座或地基上,不仅会影响周围环境噪音,还会影响周围机器的正常运行,同时,机载电子设备也频繁地受到振动、冲击、碰撞等机械环境的损害,电子设备在振动和冲击环境下造成设备在某个激振频率下发生振幅较大的共振,以及长期的振动和冲击,易使电子设备产生疲劳破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动力系统隔震限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舶动力系统隔震限位器,包括动力机组,所述动力机组的下方对称布置两根横梁,用于支撑上部载荷,所述横梁的底部设置有支撑隔振器,所述支撑隔振器由套筒型隔振器和垂向隔振器组成,所述套筒型隔振器包括T型杆、套筒以及与套筒内壁粘合的筒形橡胶环,所述T型杆的底端插入筒形橡胶环的内部,所述T型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安装在船体上,所述套筒上端与支撑筋板焊接成一体,所述支撑筋板的端部固定在横梁的表面,所述垂向隔振器包括锥形套,所述锥形套的内侧固定有横截面呈Y型的橡胶环,所述橡胶环的内侧安装有与其形状相适配的锥形座,所述锥形套通过螺栓安装在船舶舱体中的固定梁上,所述锥形座的顶端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纵向布置工字钢梁,所述纵向布置工字钢梁的一端与横梁焊接固定,且另一端与锥形座呈贴合状。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组侧四周等距离分布有多个隔振限位器,所述隔振限位器包括X型支座,所述X型支座的一端固定有基础固定端,所述基础固定端通过螺栓与船体固定连接,所述X型支座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块,所述X型支座的另一端设置有弹簧支座,所述弹簧支座的表面放置有调整垫,所述调整垫的表面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通过螺栓贯穿调整垫与弹簧支座固定,所述连接法兰的端部固定有固定套筒,所述固定套筒的外侧设置有自由套筒,所述自由套筒与固定套筒之间放置有内置弹簧。
优选的,所述自由套筒的内侧端面放置有弹簧端板,所述内置弹簧的一端与弹簧端板的端面贴合,所述自由套筒的端部设置有凸起,所述固定套筒的表面开设有与凸起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与凸起的内侧放置有滚珠。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且空腔的横截面为长方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动力机组的表面形成有多个横竖交错的横向线与纵向线,且每个横向线以及纵向线均贯穿相对应位置的隔振限位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磊,未经康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54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