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油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74103.3 | 申请日: | 2019-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9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郝红光;苏本淦;范江彬;谢文华;李生业;马群;陶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 | 分类号: | F16J15/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结构 | ||
1.一种新型油封结构,包括输出轴(2)、集油环(4)、罩壳件(5)、箱体(6)和飞轮(7),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通过连接键(3)安装集油环(4),所述集油环(4)和输出轴(2)之间通过O型圈(1)密封,所述集油环(4)通过安装的罩壳件(5)罩住,所述罩壳件(5)通过螺栓固定在箱体(6)上,罩壳件(5)和箱体(6)的连接处端面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所述输出轴(2)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飞轮(7),输出轴(2)远离飞轮(7)的一端位于机体内;
所述集油环(4)和罩壳件(5)之间构成大减压腔A(8)和大减压腔B(9),所述集油环(4)和罩壳件(5)之间还留有缝隙A(10)、缝隙B(12)、缝隙C(13)、缝隙D(14),缝隙A(10)位于大减压腔A(8)的入口处并与大减压腔A(8)相互连通,大减压腔A(8)与缝隙B(12)相互连通,缝隙C(13)位于大减压腔B(9)的入口处并与大减压腔B(9)相互连通,大减压腔B(9)与缝隙D(14)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环(4)和罩壳件(5)的连接处还形成油路A(15)和油路B(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A(15)的一端与缝隙B(12)连通,油路A(15)的另一端与油槽(17)连通,油路B(16)的一端缝隙D(14)连通,油路B(16)的另一端与油槽(17)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17)设置在集油环(4)和罩壳件(5)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17)还通过回油孔(11)连接大减压腔B(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油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A(10)、缝隙B(12)、缝隙C(13)、缝隙D(14)的间隙均为0.2~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淄柴博洋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741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汽发生器给水环组件装焊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薄膜拉伸铗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