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电厂汽轮机余热最大化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2815.X | 申请日: | 2019-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9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波;张振华;万逵芳;刘岩;杜未;周雅君;李燕平;杨晋;杨国强;赵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4D3/10;F24D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南长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4 | 代理人: | 郑海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厂 汽轮机 余热 最大化 利用 系统 | ||
1.一种热电厂汽轮机余热最大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供热机组、二号供热机组、热网加热器、热网回水管路;
所述一号供热机组为双转子双背压光轴式背压供热机组或背压式供热机组,所述二号供热机组为吸收式热泵供热机组或压缩式热泵供热机组;
所述一号供热机组包括一号机组中压缸,所述二号供热机组包括热泵、二号机组中压缸;
所述热网回水管路通过所述热泵与所述热网加热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热泵对热网回水进行加热;
所述热网回水管路在所述热网加热器进口及热泵进口位置分别设有第一热网回水阀及第二热网回水阀;
所述一号机组中压缸通过第一供热管道阀门与所述热网加热器连接,用于通过一号机组中压缸排汽对热网回水进行再次加热;
所述二号机组中压缸通过第二供热管道阀门与所述热网加热器连接,用于通过二号机组中压缸排汽对热网回水进行再次加热;
所述二号机组中压缸通过第三供热管道阀门与所述热泵连接,用于通过二号机组中压缸排汽对热网回水进行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汽轮机余热最大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为吸收式热泵,或压缩式热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汽轮机余热最大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子双背压光轴式背压供热机组为水冷机组或空冷机组,所述空冷机组为直接空冷机组或间接空冷机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电厂汽轮机余热最大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供热机组还包括一号机组凝汽器、一号机组低压缸、一号机组循环水泵、一号机组冷却水塔、一号机组中压缸排汽蝶阀;所述一号机组中压缸通过所述一号机组中压缸排汽蝶阀与所述一号机组低压缸连接;一号机组低压缸通过排气管与一号机组凝汽器连接;所述一号机组凝汽器通过一号机组循环水管路与所述一号机组冷却水塔连接;所述一号机组循环水管路设有所述一号机组循环水泵;所述热网加热器设有热网加热器疏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电厂汽轮机余热最大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供热机组还包括二号机组低压缸、二号机组凝汽器、二号机组循环水泵、二号机组冷却水塔、二号机组中压缸排汽蝶阀;所述二号机组中压缸通过所述二号机组中压缸排汽蝶阀与所述二号机组低压缸连接;所述二号机组低压缸通过排气管与所述二号机组凝汽器连接;所述二号机组凝汽器通过二号机组循环水管路与所述二号机组冷却水塔连接;所述二号机组循环水管路设有所述二号机组循环水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电厂汽轮机余热最大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通过升压管路与所述二号机组冷却水塔连接,所述升压管路设有循环水升压泵,用于将热网回水通过所述循环水升压泵将多余热量排放至所述二号机组冷却水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电厂汽轮机余热最大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进口与所述二号机组凝汽器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热泵的低温热源出口与所述二号机组凝汽器的回水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火力发电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281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打孔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制氧分子筛集成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