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壳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7382.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青;孙建波;张洵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10;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 ||
1.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200)和设置在基座(200)内的操作机构(300)和多个分断单元(100),所述的分断单元(100)包括单元壳体(1)和设置在单元壳体(1)内的动触头模块(2)、一对静触头(3),操作机构(300)通过驱动轴(4)驱动多个分断单元(100)的动触头模块(2)动作与静触头(3)接触或分离,其特征在于位于中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的单元壳体左侧面和右侧面上都具有供驱动轴(4)贯穿的圆弧形孔槽,而位于两侧的边相分断单元(100b)的单元壳体(1)靠近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一侧侧面上具有供驱动轴(4)贯穿的圆弧形孔槽,而远离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另一侧侧面是封闭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元壳体(1)由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内部与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内部对称的第二分断单元壳体构成,所述的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第二分断单元壳体彼此面对面设置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一起而构成单元壳体(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的单元壳体(1)的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第二分断单元壳体分别是中间相第一分断单元壳体(11a)和中间相第二分断单元壳体(12a);所述的边相分断单元(100b)的单元壳体(1)的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第二分断单元壳体分别是边相第一分断单元壳体(11b)和边相第二分断单元壳体(12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每个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的中间相第一分断单元壳体(11a)和中间相第二分断单元壳体(12a)的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中间相第一圆弧形孔槽(111a)和中间相第二圆弧形孔槽(121a),所述中间相第一圆弧形孔槽(111a)和中间相第二圆弧形孔槽(121a)是通孔的形式;每个边相分断单元(100b)靠近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的边相第一分断单元壳体(11b)的侧面上设有边相第一圆弧形孔槽(111b), 该边相第一圆弧形孔槽(111b)是通孔的形式;而远离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的边相第二分断单元壳体(12b)的侧面上设有边相第二圆弧形孔槽(121b),该边相第二圆弧形孔槽(121b)是槽的形式即盲孔的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轴(4)设置有两根,两根驱动轴(4)穿过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的中间相第一圆弧形孔槽(111a)和中间相第二圆弧形孔槽(121a)以及边相分断单元(100b)靠近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的边相第一圆弧形孔槽(111b),所述两根驱动轴(4)的端部则探入两边相分断单元(100b)远离中间相分断单元(100a)的边相第二圆弧形孔槽(121b)中,两边相第二圆弧形孔槽(121b)用于避让驱动轴(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模块(2)包括转子(22)和设置在转子(22)上的两个动触头(21),所述的两个动触头(21)能分别与两个对应的静触头(3)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壳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断单元(100)的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第二分断单元壳体的侧面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形孔(112)和第二圆形孔(122),用于动触头模块(2)的转子(22)的装配和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738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酒店入住及门锁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单极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