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壳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87382.7 | 申请日: | 2019-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00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青;孙建波;张洵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10;H01H73/04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何艳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断路器 | ||
一种塑壳断路器,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操作机构和多个分断单元,所述的分断单元包括单元壳体和设置在单元壳体内的动触头模块、一对静触头、操作机构通过驱动轴驱动多个分断单元的动触头模块动作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特点是:位于中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相分断单元的单元壳体左侧面和右侧面上都具有供驱动轴贯穿的圆弧形孔槽,而位于两侧的边相分断单元的单元壳体靠近中间相分断单元一侧侧面上具有供驱动轴贯穿的圆弧形孔槽,而远离中间相分断单元另一侧侧面是封闭的。优点:将与基座内表面相贴合的单元壳体的一侧封闭,加强了机构可靠性,提升了塑壳断路器分断过程的绝缘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断点塑壳断路器通常由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多个分断单元构成,而分断单元一般由两个对称设置的绝缘外壳拼接而成,两个单元外壳之间设置有转轴和动静触头。在分断大电流时,分断单元内部往往产生大量高压气体,高压气体外泄易造成断路器壳体破损,而高压气体往往伴随着大量金属粒子四处喷射,这些金属粒子易堵塞动触头转轴,造成再次合闸困难,降低绝缘强度甚至造成相间短路,并且外侧分断单元在断路器分断瞬间产生大量气体会使基座侧壁受到较大的气压冲击,造成基座破损,从而引起其它危害。
鉴于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对现有分断单元的靠近基座区域的单元外壳处加以合理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塑壳断路器,将与基座侧壁相贴合的单元外壳的一侧封闭,减少了塑壳断路器分断过程的气体泄漏,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基座和设置在基座内的操作机构和多个分断单元,所述的分断单元包括单元壳体和设置在单元壳体内的动触头模块、一对静触头,操作机构通过驱动轴驱动多个分断单元的动触头模块动作与静触头接触或分离,位于中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相分断单元的单元壳体左侧面和右侧面上都具有供驱动轴贯穿的圆弧形孔槽,而位于两侧的边相分断单元的单元壳体靠近中间相分断单元一侧侧面上具有供驱动轴贯穿的圆弧形孔槽,而远离中间相分断单元另一侧侧面是封闭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单元壳体由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内部与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内部对称的第二分断单元壳体构成,所述的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第二分断单元壳体彼此面对面设置并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一起而构成单元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中间相分断单元的单元壳体的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第二分断单元壳体分别是中间相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中间相第二分断单元壳体;所述的边相分断单元的单元壳体的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第二分断单元壳体分别是边相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边相第二分断单元壳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中间相分断单元的中间相第一分断单元壳体和中间相第二分断单元壳体的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中间相第一圆弧形孔槽和中间相第二圆弧形孔槽,所述中间相第一圆弧形孔槽和中间相第二圆弧形孔槽是通孔的形式;每个边相分断单元靠近中间相分断单元的边相第一分断单元壳体的侧面上设有边相第一圆弧形孔槽, 该边相第一圆弧形孔槽是通孔的形式;而远离中间相分断单元的边相第二分断单元壳体的侧面上设有边相第二圆弧形孔槽,该边相第二圆弧形孔槽是槽的形式即盲孔的形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驱动轴设置有两根,两根驱动轴穿过中间相分断单元的中间相第一圆弧形孔槽和中间相第二圆弧形孔槽以及边相分断单元靠近中间相分断单元的边相第一圆弧形孔槽,所述两根驱动轴的端部则探入两边相分断单元远离中间相分断单元的边相第二圆弧形孔槽中,两边相第二圆弧形孔槽用于避让驱动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动触头模块包括转子和设置在转子上的两个动触头,所述的两个动触头能分别与两个对应的静触头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未经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873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酒店入住及门锁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单极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