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编码器测试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1599956.2 | 申请日: | 201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19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葛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竞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18/00 | 分类号: | G01D18/00;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编码器 测试仪 | ||
1.一种编码器测试仪,包括输入模块和两路AC/DC转换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模块通过六路光耦合隔离器模块后与编码器连接,所述编码器将四路差分信号转换后连接信号采集器,所述信号采集器连接从机ARM芯片和从机DSP芯片,所述从机ARM芯片和从机DSP芯片连接主机ARM芯片,所述主机ARM芯片连接Flash存储芯片、SPI绝对值型编码器信号输入端口、电平转换芯片、显示屏外接连接器、PWM输出和通信芯片模块、主机电平转换芯片,所述主机ARM芯片将测量数据保存在Flash存储芯片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码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路光耦合隔离器模块设有12个,分别为U1、U2、U5、U3、U4、U16、U10、U11、U14、U12、U13和U15;
所述六路光耦合隔离器模块包括输入Ⅰ和输入Ⅱ,所述输入Ⅰ串联电阻R后连接光耦合隔离器引脚1,所述输入Ⅱ连接电容一端和光耦合隔离器引脚2,所述光耦合隔离器引脚1和引脚2之间连接2KΩ电阻,所述电容另一端接地,所述光耦合隔离器引脚6串联4.7KΩ电阻后连接引脚4,最后连接输出端口,所述引脚5接地;
所述U1、U2、U5、U3、U4、U16、U10、U11、U14、U12、U13和U15的输入Ⅰ连接输入模块的引脚1,所述U1和U10的输入Ⅱ连接输入模块的引脚3,所述U2和U11的输入Ⅱ连接输入模块的引脚4,所述U5和U14的输入Ⅱ连接输入模块的引脚5,所述U3和U12的输入Ⅱ连接输入模块的引脚6,所述U4和U13的输入Ⅱ连接输入模块的引脚7,所述U16和U15的输入Ⅱ连接输入模块的引脚8,所述U1、U2、U5、U3、U4、U16、U10、U11、U14、U12、U13和U15的输出端口连接编码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编码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设有2个,分别为U6和U17,所述U1、U2、U5、U3、U4、U16的输出端口分别连接U6的引脚2、引脚1、引脚6、引脚7、引脚10和引脚9,所述的输出端口分别连接U6的引脚2、引脚1、引脚6、引脚7、引脚10和引脚9,所述U10、U11、U14、U12、U13和U15的输出端口分别连接U17的引脚2、引脚1、引脚6、引脚7、引脚10和引脚9,所述U6的引脚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编码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器设有4个,分别为U7、U1、1U18和U19,所述U7的引脚3和引脚4与U6的引脚3连接,所述U7的引脚5和引脚6与U6的引脚5连接,所述U7的引脚7和引脚8与U6的引脚11连接;所述U8的引脚3和引脚4与U6的引脚1连接,所述U8的引脚5和引脚6与U6的引脚7连接,所述U8的引脚7和引脚8与U6的引脚9连接;所述U18的引脚3和引脚4与U17的引脚3连接,所述U18的引脚5和引脚6与U17的引脚5连接,所述U17的引脚7和引脚8与U17的引脚11连接;所述U19的引脚3和引脚4与U17的引脚3连接,所述U19的引脚5和引脚6与U17的引脚5连接,所述U19的引脚7和引脚8与U17的引脚11连接;所述U7、U1、1U18和U19通过引脚与从机ARM芯片和从机DSP芯片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编码器测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U7和U8的引脚20,引脚18和引脚16分别与从机ARM芯片的引脚101、引脚102和引脚100连接,所述U18和U19的引脚20,引脚18和引脚16分别与从机ARM芯片的引脚98、引脚99和引脚97连接;所述述U7和U8的引脚21,引脚19和引脚17分别与从机DSP芯片的引脚6、引脚7和引脚2连接,所述述U18和U19的引脚21,引脚19和引脚17分别与从机DSP芯片的引脚69、引脚75和引脚85连接,所述从机ARM芯片的引脚13~引脚16分别连接主机ARM芯片的引脚13、引脚14、引脚16和引脚15,所述从机ARM芯片的引脚50和引脚51分别连接主机ARM芯片的引脚49和引脚48;所述从机DSP芯片的引脚43和引脚50分别连接主机ARM芯片的引脚51和引脚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竞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竞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5999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阴极保护埋地件保护套
- 下一篇:一种汽车玻璃包边条生产用输送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