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驱动液压径向柱塞式传动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26112.2 | 申请日: | 2019-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4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陆兴华;李志;何绍华;夏晓雷;陈凤腾;张元越;熊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B65G39/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液压 径向 柱塞 传动 滚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驱动液压径向柱塞式传动滚筒,包括轴段上设有偏心圆柱轴段的滚筒轴,且筒体内对应偏心圆柱轴段的位置设有包括空心活塞座盘、推杆、活塞的液压驱动滚筒驱动装置,利用高压油腔内的工作压力油通过活塞作用于推杆,而因偏心圆柱轴段的偏心设置造成的推杆的反作用力方向与活塞的移动方向之间存在夹角,进而使工作压力油通过活塞作用于推杆的作用力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与推杆提供的反作用力抵消、另一部分对空心活塞座盘产生旋转力矩,实现驱动筒体进行旋转,不需设置额外的传动装置安装空间、且便于安装与维护,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配套设施的维护成本,特别适用于高瓦斯矿井或者传动装置没有布置空间的带式输送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传动滚筒,具体是一种适用于矿山井下、地面、港口码头等场所带式输送机的单驱动液压径向柱塞式传动滚筒,属于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又称胶带输送机,广泛应用于机械、电子、烟草、注塑、邮电、印刷、食品等各行各业。带式输送机按其输送能力可分为重型带式输送机如矿用带式输送机,轻型带式输送机如用在电子塑料、食品轻工、化工医药等行业。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它可以将物料从最初的供料点到最终的卸料点间形成一种物料的输送流程,既可以进行碎散物料的输送、也可以进行成件物品的输送,除进行纯粹的物料输送外,还可以与各工业企业生产流程中的工艺过程的要求相配合形成有节奏的流水作业运输线。
带式输送机的牵引力是通过传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的,因此必须将胶带用张紧装置张紧使胶带在传筒滚筒分离处具有一定的初张力。传统的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通常是采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传动滚筒的方式,而且为了减轻重量、降低传动装置的负载,传统的传动滚筒通常是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制作成中空的筒型结构。这种传统的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需要安装在传动滚筒的侧面位置,针对重型带式输送机如矿用带式输送机,体积巨大的驱动电机和减速器不仅需额外占用安装空间、针对空间较狭小的煤矿井下运煤巷道需额外掘出传动装置的安装检修空间,而且安装过程中需保证减速器输出轴与传动滚筒的同轴安装、安装调试较复杂;另外,由于煤矿井下作业的防爆特殊性,特别针对高瓦斯矿井,传统的矿用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所使用的驱动电机均需采用防爆电机,不仅造成生产成本的增加、而且也造成配套设施维护成本的增加(大功率防爆电机的使用要求提高电压等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驱动液压径向柱塞式传动滚筒,采用液压驱动方式,不需设置额外的传动装置安装空间、且便于安装与维护,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和配套设施的维护成本,特别适用于高瓦斯矿井或者传动装置没有布置空间的带式输送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单驱动液压径向柱塞式传动滚筒包括筒体、辐板Ⅰ、辐板Ⅱ、滚筒轴;筒体的外表面敷有橡胶层,辐板Ⅰ和辐板Ⅱ左右对称固定设置在筒体的内部,辐板Ⅰ和辐板Ⅱ的中心位置均固定设有轴承座,轴承座内部设有轴承、外部设有轴承端盖,轴承端盖内还设有防尘密封,轴承端盖固定安装在轴承座上,筒体通过辐板Ⅰ、辐板Ⅱ和轴承座滚动配合架设安装在滚筒轴上,滚筒轴两端通过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座架设安装在带式输送机的机架上;滚筒轴位于辐板Ⅰ和辐板Ⅱ之间的轴段上还相邻设有偏心圆柱轴段和进油配流轴段,偏心圆柱轴段与滚筒轴偏心设置,进油配流轴段与滚筒轴同轴设置,偏心圆柱轴段的偏心轴中心和滚筒轴的轴中心之间的连线是整个筒体的垂直中分线,进油配流轴段的外柱面上设有进油配流凹槽,进油配流凹槽整体围绕进油配流轴段的轴心线走向呈半圆形凹槽结构、且进油配流凹槽位于整个筒体垂直中分线的一侧;
单驱动液压径向柱塞式传动滚筒还包括设置在筒体内部的、对应偏心圆柱轴段设置的滚筒驱动装置,滚筒驱动装置包括出油配流法兰、空心活塞座盘、推杆、活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26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面养护车
- 下一篇:太赫兹微结构双芯光纤超灵敏微流体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