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垃圾分类环境下的集成式垃圾资源化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7614.3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5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俞海峰;俞伟敏;俞卓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A01G9/02;A01G27/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明志会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垃圾 分类 环境 集成 资源 系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基于垃圾分类环境下的集成式垃圾资源化系统及装置,所述垃圾分类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监控装置与LED灯,所述LED灯位于监控装置的下端,所述挡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雨水收集植被绿化机构,所述监控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监控系统,所述垃圾分类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感应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于垃圾分类环境下的集成式垃圾资源化系统及装置,设有人脸识别监控系统与雨水收集植被绿化机构,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有利于小区垃圾分类的管理,还可以绿化植被,美化周围环境,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垃圾站周围有害气体,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分类管理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垃圾分类环境下的集成式垃圾资源化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垃圾资源化装置是一种进行垃圾分类利用的支撑设备,在生活中,垃圾分类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今,垃圾分类的问题更是火爆网络,垃圾的分类一般有四种,分别为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以及其它垃圾,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垃圾资源化装置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垃圾资源化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首先,现有垃圾分类站会在垃圾分类回收点安排监督人员,较为浪费人力资源,降低工作效率,不利于人们的使用,还有,在垃圾分类回收处的空气环境可能较差,不够美观,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基于垃圾分类环境下的集成式垃圾资源化系统及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垃圾分类环境下的集成式垃圾资源化系统及装置,具备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有利于小区垃圾分类的管理,绿化植被,美化周围环境,进行光合作用,减少垃圾站周围有害气体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垃圾分类装置主体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由挡板,所述挡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监控装置与LED灯,所述LED灯位于监控装置的下端,所述挡板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雨水收集植被绿化机构,所述监控装置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人脸识别监控系统,所述垃圾分类装置主体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感应器、分类垃圾筒与人工智能管理系统,所述分类垃圾筒位于感应器的下端,所述人工智能管理系统位于分类垃圾筒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包括电源模块、稳压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中央处理模块、开关模块、报警模块、显示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有稳压模块、开关模块、人脸识别模块与中央处理模块,所述中央处理模块连接有人脸识别模块、显示模块与报警模块。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植被绿化机构包括雨水收集板、出水槽、定位杆、绿化植被、植被放置槽,所述定位杆位于雨水收集板的四周,所述出水槽与植被放置槽分布于雨水收集板的内部,所述绿化植被分布于雨水收集板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稳压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开关模块的输出端与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端均与人脸识别模块、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人脸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模块的输出端均与报警模块、显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雨水收集板与出水槽、雨水收集板与植被放置槽之间均通过卡槽固定连接,所述绿化植被与雨水收集板之间设置有固定块,所述雨水收集板与绿化植被之间通过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与雨水收集板之间通过滑块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器与分类垃圾筒之间设置有导线,所述感应器与分类垃圾筒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所述挡板与雨水收集植被绿化机构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挡板与雨水收集植被绿化机构之间通过固定螺栓为可拆卸连接。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易柯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76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