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49047.5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44 | 分类号: | B41M5/44;B41M5/40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王家蕾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转印 智能 混合 基碳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包括依次设置的油墨层、离型层、基带和背涂层,所述离型层包括颗粒型涂层和熔融涂层,所述颗粒型涂层设置于油墨层和熔融涂层之间。具备下述有益效果:该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的离型层为双层结构,再者油墨层采用的配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不仅膜面平整,隔离剥离效果佳,而且边界清晰度高,打印质量有效提升,稳定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转印碳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
背景技术
智能打码碳带应用于软包装行业在线生成信息打印,包括日期、条码、二维码、批号等,与传统打码不同的是,可以实现在线生产,信息可变、敏捷快速等优势。为了保证食品和药品安全,在食品、药品的软包装上打印生产日期、产品批号等实时信息,已经成为食品、药品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实时信息使制造商能够在需要时进行产品追踪,并在大规模召回产品时提供保护,打码技术已经成为现代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TTO碳带作为在线生产打印碳带,敏捷快速、连续生产是其优势,同时也对产品本身有了更高要求,一般选择极性更强、熔点更低的树脂作为油墨层连接料,目前TTO碳带多选用 EVA、丙烯酸、聚酯、聚酰胺等复配方式达到介质适用性、转印质量等要求,配方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对工艺要求高,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树脂连接料的选择。
现有技术的热转印碳带具备下述缺陷:1、由于油墨层连接材料的软化点低,极性强,导致碳带容易发粘,最终整体耐热性不佳;2、单层的离型层,结合力大,纵向断裂不易,打印所需的能量高,端面不平整,碳带打印的边界清晰度差,打印质量下降;3单层的离型层,不易剥离,热稳定性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油墨层和离型层上作出改进,提供了一种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及其制备方法,该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的离型层为双层结构,再者油墨层采用的配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不仅膜面平整,隔离剥离效果佳,而且边界清晰度高,打印质量有效提升,稳定性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及其制备方法,该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的离型层为双层结构,再者油墨层采用的配方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不仅膜面平整,隔离剥离效果佳,而且边界清晰度高,打印质量有效提升,稳定性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转印智能打码混合基碳带,包括依次设置的油墨层、离型层、基带和背涂层,所述离型层为双层,由上往下依次颗粒型涂层和熔融涂层,所述颗粒型涂层设置于油墨层和熔融涂层之间。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带为PET基带,所述基带的厚度为4.0~5.0um。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背涂层为丙烯酸改性有机硅背涂层。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背涂层的涂布量为0.05~0.2g/m2。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颗粒型涂层的涂布量为0.2~1.4g/m2,熔融涂层涂布量为 0.2~1.2g/m2。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离型层的总涂布量为0.4~1.8g/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浩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490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结构及其应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快速清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