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发动机维修工作梯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0127.2 | 申请日: | 201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3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梁健波;谭敬华;黄志堃;王云飞;孔文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C1/30 | 分类号: | E06C1/30;E06C1/39;E06C1/397;E06C7/04;E06C7/06;E06C7/12;B64F5/40;B66F11/04;B66F7/06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周克佑 |
地址: | 5104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发动机 维修 工作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发动机维修工作梯,在使用时,根据所要检修的飞机发动机的尺寸,摇动自锁手摇绞盘来回卷钢丝绳,由于定滑轮的作用,其末端固定于固定栓的钢丝绳拖动升降梯段向上爬升,使得吊架接近平台的高度得以升高到一定高度并由于自锁手摇绞盘的自锁实现吊架接近平台高度的锁定,以实现第一核心机接近平台和吊架接近平台之间的间隔能足所要容纳的飞机发动机的尺寸,使得检修人员既能站立在第一核心机接近平台以接近飞机发动机的两侧,同时也能通过吊架接近平台接近于飞机发动机的吊架部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备维修工作梯,尤其是涉及一种飞机发动机维修工作梯。
背景技术
对飞机上的装备进行维护和修理,保持提高飞机飞行的可行性,确保飞机的安全,是飞机使用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航空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飞机维修工作需要维修人员接近飞机的各个部位,其中发动机区域的接近一直是飞机维修领域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发动机内部最高点与吊架区域,由于其形状特殊,空间狭窄,普通梯架很难满足工作的需求。
现有的飞机发动机维修工作梯,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如使用者需要接近发动机的不同部位,需要推靠多个相同或不同的梯子放置在发动机的四周,导致发动机四周本已紧张的空间更为压迫,梯子相互间、或者梯子与发动机所打开的整流罩之间会产生干涉,不便于维修人员的活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能同时适应不同机型飞机发动机多个维修部位的维修工作梯。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机发动机维修工作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梯架,为水平矩形框架,其底部设置有万向行走轮,梯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核心机接近平台;
一固定梯段,其底端固定在所述梯架的另一端,顶部相对于所述梯架向内倾斜;
一支撑架,其底端固定在所述梯架的中部、上端向所述固定梯段的下部倾斜并通过两侧的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两连接板与所述固定梯段的下部之间留有空间;
一升降梯段,由平行于所述固定梯段的倾斜部分的升降段和固定在其顶部的水平的吊架接近平台构成;所述升降段穿在由支撑架上端、两连接板与固定梯段的下部之间的空间内,与支撑架上端与升降段的底面之间通过支撑架滑块导轨机构滑动支承;
一升降锁止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梯段底端的固定栓、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面向升降梯段一侧的自锁手摇绞盘及位于所述自锁手摇绞盘之上并固定于支撑架面向升降梯段一侧的定滑轮;所述定滑轮的位置高于所述固定栓;所述自锁手摇绞盘的钢丝绳绕过所述定滑轮,其末端固定于所述固定栓上。
本发明在使用时,根据所要检修的飞机发动机的尺寸,摇动自锁手摇绞盘来回卷钢丝绳,由于定滑轮的作用,其末端固定于固定栓的钢丝绳拖动升降梯段向上爬升,使得吊架接近平台的高度得以升高到一定高度并由于自锁手摇绞盘的自锁实现吊架接近平台高度的锁定,以实现第一核心机接近平台和吊架接近平台之间的间隔能足所要容纳的飞机发动机的尺寸,使得检修人员既能站立在第一核心机接近平台以接近飞机发动机的两侧,同时也能通过吊架接近平台接近于飞机发动机的吊架部位。
为了避免长期使用后钢丝绳疲劳而产生的断裂,而导致升降梯段的瞬间滑落所造成的安全风险,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升降锁止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升降梯段面向梯架一侧的齿条和设置于所述支撑架上的同轴同转的双层棘轮,所述双层棘轮的下层轮齿的朝向为升降梯段的爬升方向,且与所述齿条啮合,上层轮齿的朝向与下层轮齿的朝向相反;用于锁定所述双层棘轮的止回棘爪,其钩部卡在所述上层轮齿上,所述止回棘爪的转轴固定于支撑架上,所述转轴被套接有弹簧,所述止回棘爪的另一端被安装在支撑架上的解锁拉环通过拉绳所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0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倒窗打开装置
- 下一篇:高紫外线场所用短时修复护套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