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1649.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强;刘洪智;李超;何莎;陈文斌;王小梅;邓勇刚;徐冀林;任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N21/95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熊礼;安宇宏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复合管 可视化 检测 系统 | ||
1.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第一仓体、第一车架、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池、第一支撑导向轮组、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定位单元和遥控控制器,其中,
所述第一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和第一车架连接;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一车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和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
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一导向轮,且每个第一支架将一个第一导向轮连接到第一仓体;
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存储器,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对内管壁进行摄像,所述图像存储器安装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存储所述摄像头摄制的图像;
所述形变传感组件包括形变探测器和形变信号储存器,所述形变探测器安装在第一仓体外并能够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形变信号存储器接收并存储形变探测器检测得到的形变信号;
所述定位单元安装在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实时测量和存储距离或位置信息;
所述遥控控制器包括驱动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驱动控制器能够发出第一驱动信号;
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设置在第一仓体内,能够接收所述图像存储器、所述形变信号存储器和所述定位单元存储的信息,并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遥控控制器的显示器,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还能够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轮毂电机;
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第一仓体内,并向第一驱动单元、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和定位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电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二仓体、第二车架、第二驱动单元、第二电池、第二支撑导向轮组和链接转向机构,其中,
所述第二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车架和第二支撑导向轮组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二车架连接的第二驱动轮,所述第二驱动轮包括第二轮毂电机和第二内管壁行走轮胎;
第二支撑导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二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二导向轮,且每个第二支架将一个第二导向轮连接到第二仓体;
所述链接转向机构将第一支撑导向轮组与第二支撑导向轮组串联连接;
第二电池设置在第二仓体内,并向第二驱动单元提供电力;
所述驱动控制器还能够发出第二驱动信号,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还能够接收所述第二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二轮毂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导向轮和第三支架或包括第四导向轮和第四支架,所述第三导向轮通过第三支架连接在第一车架上并与第一驱动轮相背设置;所述第四导向轮通过第四支架连接在第二车架上并与第二驱动轮相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三支架和第四支架中的一个或多个为减震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轮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通过两个减震支架与第一车架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轮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通过另外两个减震支架与第二车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接转向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横向铰链与纵向铰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形变探测器为环形放射状弹性触感片,所述环形放射状弹性触感片套装在第一仓体外并能够与内管壁接触以检测内管壁的形变。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还包括第三导向轮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三导向轮通过第三支架连接在第一车架上并与第一驱动轮相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单元为距离记录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组件的摄像头具有照明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16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时地线连通装置
- 下一篇:相机电池充电保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