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51649.4 | 申请日: | 201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930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强;刘洪智;李超;何莎;陈文斌;王小梅;邓勇刚;徐冀林;任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N21/954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熊礼;安宇宏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金属 复合管 可视化 检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仓体、车架、驱动单元、电池组、支撑导向轮组、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定位单元和遥控控制器,形变传感组件包括形变探测器和形变信号储存器,形变探测器能够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形变信号存储器接收并存储形变信号,信号接发装置设够接收图像存储器、形变信号存储器和定位单元存储的信息,并发送至遥控控制器的显示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实时显示双金属复合管衬管内壁的画面,明显缩短检测周期,减少设备停机时间;能够准确定位双金属复合管衬管形变的位置,避免不必要的开挖检测,明显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能够针对不同管径的管道进行内壁检测,适应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下管道检测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能够检测油气田开采或油气运输所使用的双金属复合管的可视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双金属复合管道在油气田开采和油气输送中已经普遍采用,虽然双金属复合管道能较好的解决高含H2S、Cl-和CO2油气田管道腐蚀问题,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双金属复合管道的衬管采用API 5LC标准,仅列出了5种材质,没有列入含H2S/CO2环境中使用的材质。在油田的部分区块的双金属复合管道使用中发现双金属复合管的衬管发生变形、塌陷、鼓包等现象,轻则导致管道横截面积变小影响生产,重则发生刺漏导致停机。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由于双金属复合管基管与衬管材质上的差异以及晶粒度级别相差甚远,常规超声检测技术和设备无法有效检测管道缺陷,即使需要检测也需要进行大面积开挖,检测成本高、效率低严重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
例如,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检测油气田开采或油气运输所使用的双金属复合管道的衬管是否发生形变、塌陷、鼓包等缺陷,且可在不开挖的情况下快速定位双金属复合管道中衬管发生形变、塌陷、鼓包的位置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包括第一仓体、第一车架、第一驱动单元、第一电池、第一支撑导向轮组、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定位单元和遥控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仓体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和第一车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与第一车架连接的第一驱动轮,所述第一驱动轮包括第一轮毂电机和第一内管壁行走轮胎;第一支撑导向轮组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和相应数量的第一导向轮,且每个第一支架将一个第一导向轮连接到第一仓体;摄像组件包括摄像头和图像存储器,所述摄像头设置在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对内管壁进行摄像,所述图像存储器安装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存储所述摄像头摄制的图像;所述形变传感组件包括形变探测器和形变信号储存器,所述形变探测器安装在第一仓体外并能够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形变信号存储器接收并存储形变探测器检测得到的形变信号;所述定位单元安装在第一仓体内或第一车架上并能够实时测量和存储距离或位置信息;所述遥控控制器包括驱动控制器和显示器,所述驱动控制器能够发出第一驱动信号;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设置在第一仓体内,能够接收所述图像存储器、所述形变信号存储器和所述定位单元存储的信息,并将所接收的信息发送至所述遥控控制器的显示器,所述信号接发装置还能够接收所述第一驱动信号并控制所述第一轮毂电机;所述第一电池设置在第一仓体内,并向第一驱动单元、信号接发装置、摄像组件、形变传感组件和定位单元中的一个或多个提供电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形变探测器可以为环形放射状弹性触感片,所述环形放射状弹性触感片套装在第一仓体外并能够与内管壁接触以检测内管壁的形变。另外,所述双金属复合管可视化检测系统还可包括第三导向轮和第三支架,所述第三导向轮通过第三支架连接在第一车架上并与第一驱动轮相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516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时地线连通装置
- 下一篇:相机电池充电保护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