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66634.5 | 申请日: | 2019-10-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0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何伟;徐鹏飞;任广福;杨玉龙;黄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轩孚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1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瞿海武 |
地址: | 314599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主轴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变速箱的主轴承润滑效果不佳等技术问题。本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传动盘和主轴承之间,所述传动盘包括相连的环部和板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套设在环部上且用于安装主轴承的环体,所述环体的一端径向延伸形成用于与板部抵靠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油孔一,所述油孔一具有朝向板部的端口一与朝向主轴承的端口二。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主轴承的润滑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总成一般包括传动盘、主轴承(即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和夹设于传动盘与主轴承之间的主轴承支撑结构,其中传动盘包括环状的环部以及沿环部一端径向延伸形成的圆板状的板部,主轴承支撑结构包括套设于环部上环体和与板部抵靠的板体,主轴承套设于主轴承支撑结构的环体上。
主轴承运行时需要油液对其进行润滑,如附图1所示,现有主轴承的润滑油液是由后润滑系统供给止推轴承后,经套设于止推轴承上的环部的第一油孔排出,再经主轴承支撑结构环体上的第二油孔排出,到达套设于主轴承支撑结构环体上的主轴承处。润滑油路路径较长,导致到达主轴承的油液量少,润滑条件苛刻,容易出现轴承磨损,影响变速箱的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主轴承的润滑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用于设置在传动盘和主轴承之间,所述传动盘包括相连的环部和板部,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用于套设在环部上且用于安装主轴承的环体,所述环体的一端径向延伸形成用于与板部抵靠的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上开设有油孔一,所述油孔一具有朝向板部的端口一与朝向主轴承的端口二。
板部上通常连接有C1毂,油孔一可收集传动盘和C1毂高速运转时带动的油液,并将从油液输送至主轴承处,即传动盘和C1毂高速运转时带动的油液可经端口一进入油孔一内,再经端口二流向主轴承,使主轴承得到有效润滑。相比于现有技术中在主轴承支撑结构的环体上设置油孔,本专利通过在主轴承支撑结构的板体上开设油孔,改善了现有润滑油液需经后润滑系统、止推轴承和传动盘依次输送的苛刻的润滑条件,缩短了润滑油液的传送路径,可满足主轴承的润滑油液需求,提高了主轴承的润滑效果。
在上述的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中,所述油孔一设置于环体上方。便于油液从端口一进入油孔一内并经端口二流出,向下滴落至主轴承处,通过主轴承外圈的转动实现主轴承的充分润滑,保障主轴承的润滑效果。
在上述的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中,所述端口一高于端口二。可避免油孔一中的油液回流,提高油液从端口一流向端口二的流速,保障油液的及时供给,从而保障主轴承的润滑效果。
在上述的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中,所述板体朝向板部的一侧板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端口一设置于凹槽内。在油液入口端开设凹槽,便于通过凹槽收集油液,有利于提高主轴承的润滑效果。
在上述的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中,所述凹槽的槽壁从槽口到槽底逐渐内缩。可保障凹槽收集的油液不外泄,从而保障油孔一中油液的流通量。优选地,端口一设置于凹槽底部,可进一步提高油液的收集量。
在上述的变速箱的主轴承支撑结构中,所述环体上开设有油孔二,所述油孔二的一端端口朝向环部,所述油孔二的另一端端口朝向主轴承。使主轴承还可获得依次经后润滑系统、止推轴承和传动盘流入的油液,保障主轴承润滑油液的充分供给,同时油孔一和油孔二分别设置在板体和环体上,可提高主轴承润滑的均匀性,提高主轴承的润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轩孚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轩孚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666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纤布分捆绕卷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井下作业工具的控制系统及输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