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探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78075.X | 申请日: | 201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77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徐彬;孙博;甄鹏飞;刘子铭;刘春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G05D1/10;G01D21/00;B64C27/08;B64C27/20;B62D63/02;B62D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慧引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探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探测机器人、无人机和地面探测站;其中,所述探测机器人与所述地面探测站相连,在探测作业中,所述探测机器人根据作业环境向所述地面探测站发送相应信号,并接收所述地面探测站发送的指令,并依据所述指令,实现与所述无人机的分离或连接;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地面探测站相连,在探测作业中,所述无人机接收所述地面探测站发送的指令,并依据所述指令,实现与所述探测机器人的分离或连接;所述地面探测站接收所述探测机器人发送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分别向所述探测机器人及所述无人机发送指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探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与普及,许多探测作业都有了机器人的参与。探测机器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人员携带的优点,通常用于反恐侦查、危化探测、灾后搜救、事故灾害等危险性突发事件,能在第一时间代替人员进入现场执行信息探测任务。不仅如此,探测机器人还可以通过遥控操作或自主方式深入到复杂、危险、不确定的事故灾害现场,探测未知环境中的信息,为人员进入现场开展作业提供充分、详实、准确的情报支持。
传统的探测机器人中最为典型的是可抛投式机器人,通过人工投掷、弹射等方式进入复杂、狭窄、危险区域,实现快速部署和作业。然而可抛投式机器人往往会受限于环境,尤其在城市环境内,高层楼房及众多的台阶是难以逾越的障碍;且可抛投机器人地面行驶速度较低,既难以进行广阔区域的投放布置,也不适宜长距离的作业环境,故适用性比较低。再且,当使用者实施抛投或机器弹射时,大幅度的动作可能会对可抛投式机器人的机身造成损坏,其安全性也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探测系统,以解决传统的可抛投式机器人在复杂的作业环境下,适用性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探测系统,包括:
探测机器人、无人机和地面探测站;其中:
所述探测机器人与所述地面探测站相连,在探测作业中,所述探测机器人根据作业环境向所述地面探测站发送相应信号,并接收所述地面探测站发送的指令,并依据所述指令,实现与所述无人机的分离或连接;
所述无人机与所述地面探测站相连,在探测作业中,所述无人机接收所述地面探测站发送的指令,并依据所述指令,实现与所述探测机器人的分离或连接;
所述地面探测站接收所述探测机器人发送的信号,并根据所述信号分别向所述探测机器人及所述无人机发送指令。
可选的,所述探测机器人,包括:
本体、信号收发器、与所述本体相连的连接机构和行走机构;其中:
所述行走机构设置于所述本体的底部,所述连接机构用于与所述无人机进行分离或连接;所述本体在探测作业中,根据作业环境通过所述信号收发器向所述地面探测站发送相应信号,通过所述信号收发器接收所述地面探测站发送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连接机构实现与所述无人机的分离或连接。
可选的,所述探测机器人的本体,包括:
侧围、顶盖和底座;其中:
所述顶盖设置在所述侧围的顶部,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侧围的底部,所述侧围、顶部和底座围成空腔;其中,所述空腔用于放置能源模块和控制模块。
可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
至少三个车轮,所述车轮设置于所述侧围的外边缘,且所述车轮的外轮廓均高于所述侧围和所述顶盖,所述车轮的外轮廓低于所述底座;其中,所述车轮由弹性材质制成;
可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酷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780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