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检测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6038.1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34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涛;田存伟;王凯;申哲;潘轩昂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63/02 | 分类号: | B62D63/02;B60K1/02;G01N33/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 代理人: | 董红娟 |
地址: | 252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tm32 智能 检测 小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检测小车,包括箱体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轴承,两对所述箱体嵌装于箱体上,且相互对应,所述箱体上安装有驱动结构以及检测结构;所述驱动结构主要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转轴、两对结构相同的车轮以及驱动部;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安全家居技术领域,本装置在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改进,通过添加微型电机和车轮等零件进行配合工作,使装置具有自由移动行进的能力,便于装置的工作,使装置的工作能力更加突出,装置中的STM32组件实现对装置进行联网控制的功能,便于操控,和信息以及指令的交换,可远程汇报信息,并根据指令进行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安全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stm32 的智能检测小车。
背景技术
智能家居的概念起源很早,但一直未有具体的建筑案例出现,直到1984年美国联合科技公司将建筑设备信息化、整合化概念应用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佛市的CityPlaceBuilding时,才出现了首栋的“智能型建筑”,从此揭开了全世界争相研究发展智能家居的序幕。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用于家庭安全监测的智能家居装置均采用定时进行检测的方式进行工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安全,但是不具有监测功能,不能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仍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现有装置不能进行远程的控制,使用者无法收取信息和进行指挥,鉴于此,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检测小车,解决了现有的用于家庭安全监测的智能家居装置均采用定时进行检测的方式进行工作,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庭安全,但是不具有监测功能,不能做到及时的发现问题,仍存在安全隐患,并且现有装置不能进行远程的控制,使用者无法收取信息和进行指挥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检测小车,包括箱体以及两对结构相同的轴承,两对所述箱体嵌装于箱体上,且相互对应,所述箱体上安装有驱动结构以及检测结构;
所述驱动结构主要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转轴、两对结构相同的车轮以及驱动部;
两对所述转轴分别插装于两对所述轴承上,两对所述车轮分别安装于两对所述转轴上,所述驱动部安装于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主要包括:两对结构相同的微型电机、两对结构相同的皮带轮以及驱动组件;
两对结构相同的微型电机均安装于箱体内下壁面上,两对所述皮带轮分别安装于转轴的另一端上,所述驱动组件安装于箱体上。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主要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驱动轮、一对结构相同的传力皮带以及分隔板;
一对所述驱动轮分别安装于一对所述微型电机的驱动端上,一对所述传力皮带分别套装于两对所述皮带轮以及两对所述驱动轮上,所述分隔板水平安装于箱体相对壁面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结构主要包括:充电电池组、蓝牙模块以及检测部;
所述充电电池组安装于分隔板向下壁面上,所述蓝牙模块安装于分隔板上壁面上,所述检测部安装于分隔板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部主要包括:STM32组件、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以及检测组件;
所述STM32组件安装于分隔板上壁面上、且位于蓝牙模块前侧,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传感器安装于分隔板上壁面上,且位于STM32组件左侧,所述检测组件安装于分隔板上。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主要包括:语音处理模块、红外线摄像头、人体热释电红外感应组件、CO传感器以及温湿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大学,未经聊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60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壁式充电桩用馈线防脱落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纤无线接收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