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客货列车风压刹车报警传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698174.4 | 申请日: | 2019-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和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B61L25/02;B60T8/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客货 列车 风压 刹车 报警 传输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压刹车系统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客货列车风压刹车报警传输系统,包括列车本体、移动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报警端,移动端设备包括差压传感器、脉冲激光雷达、车速采集单元,差压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列车本体侧壁,脉冲激光雷达固定安装在列车本体顶端,车速采集单元固定安装在列车本体车头的一端。该客货列车风压刹车报警传输系统,通过报警控制器进行报警与定位,同时利用刹车器进行调节,保证列车本体在风力较大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正常的行驶状态,可以使得列车保证在安全的行驶速度范围,可以较好的对行驶的速度进行限制范围,在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会产生网络报警和精准位置的定位,避免列车在恶劣天气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压刹车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客货列车风压刹车报警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列车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随之而来的列车安全性也越来越成为列车制造商和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在列车中,刹车片时易损件,人们需要查看刹车片的磨损情况,以判断是否需要更换刹车片。如果刹车片磨损严重,而驾驶员未能及时发现并更换刹车片,则将可能带来刹车失灵等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安全性,列车安装自动报警刹车装置必将成为一种潮流。
在列车进行运转过程中会遇见风力较大的天气,司机不能直观的感受到风力的大小,从而无法断定列车的安全行驶速度,不能较好针对列车的安全行驶速度进行限制范围,无法在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会产生网络报警和精准位置的定位,从而使得列车在恶劣天气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并且现今针对列车的刹车不能进行智能调控,使得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进行紧急刹车可能会出现侧翻的情况,使得造成一定的损伤和损失,为此我们提出客货列车风压刹车报警传输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客货列车风压刹车报警传输系统,具备可以使得列车保证在安全的行驶速度范围,可以较好的对行驶的速度进行限制范围,在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会产生网络报警和精准位置的定位,避免列车在恶劣天气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可以针对列车的刹车进行智能调控,保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进行紧急刹车不会出现侧翻,避免损伤和损失等优点,解决了在列车进行运转过程中会遇见风力较大的天气,司机不能直观的感受到风力的大小,从而无法断定列车的安全行驶速度,不能较好针对列车的安全行驶速度进行限制范围,无法在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会产生网络报警和精准位置的定位,从而使得列车在恶劣天气的安全隐患,并且现今针对列车的刹车不能进行智能调控,使得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进行紧急刹车可能会出现侧翻的情况,使得造成一定的损伤和损失,为此我们提出客货列车风压刹车报警传输系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可以使得列车保证在安全的行驶速度范围,可以较好的对行驶的速度进行限制范围,在超过一定的速度就会产生网络报警和精准位置的定位,避免列车在恶劣天气环境中的安全隐患,可以针对列车的刹车进行智能调控,保证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进行紧急刹车不会出现侧翻,避免损伤和损失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客货列车风压刹车报警传输系统,包括列车本体、移动端设备、传输设备和报警端,所述移动端设备包括差压传感器、脉冲激光雷达、车速采集单元,所述差压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列车本体侧壁,所述脉冲激光雷达固定安装在列车本体顶端,所述车速采集单元固定安装在列车本体车头的一端,所述传输设备包括GPRS传输通道和INTERNET传输通道,所述报警端包括分析模块、报警提示模块和通信定位模块。
优选的,所述列车本体车头一端固定安装有前挡风玻璃,所述车速采集单元位于前挡风玻璃顶端。
优选的,所述差压传感器和车速采集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微处理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有报警控制器和刹车端。
优选的,所述报警控制器输出端与GPRS传输通道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GPRS传输通道输出端与INTERNET传输通道输入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INTERNET传输通道输出端与分析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分析模块输出端与报警提示模块输入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和,未经李德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6981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TIR棱镜系统及使用TIR棱镜系统的DLP投影系统
- 下一篇:低压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