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挖钻机动力头及相应的旋挖钻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2335.2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85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王云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达(上海)传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02 | 分类号: | E21B3/02;E21B12/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动力 相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挖钻机动力头及相应的旋挖钻机,其中,所述的旋挖钻机动力头,设有驱动模块、钻杆、护筒驱动器、输入构件、第一输出构件及第二输出构件,所述的驱动模块可通过输入构件将动力分别传递给所述的第一输出构件及第二输出构件,所述的第一输出构件将动力传递给钻杆,控制其工作,所述的第二输出构件将动力传递给护筒驱动器,从而带动护筒工作,包括该旋挖钻机动力头的旋挖钻机可通过一个动力驱动源就可同时控制钻杆及护筒工作,且由于第一输出构件和第二输出构件的运动方向相反,可以更好地达到力的平衡。采用该种结构的旋挖钻机动力头及相应的旋挖钻机可有效提高挖掘效率,且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成本较低,适应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旋挖钻机结构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旋挖钻机动力头及相应的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国家青藏铁路建设开启了旋挖钻机国产化的序幕,并随着国家高铁建设的快速推进,我们有幸参与和见证了旋挖钻机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历程,短短十多年时间,在旋挖钻机设备生产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规格最全、产量最大的国家,目前已经进入个性化的细分创新阶段。
为了便于说明旋挖钻机动力头的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图1-1,列举一个最基本的旋挖钻机动力头的结构,并对其工作进行说明,图1-1为一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旋挖钻机动力头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其绘制了一种三驱动的旋挖钻机动力头,该动力头主要由传动本体1、三组马达及行星减速器2、缓冲部件3、压板总成4、连接板5、加压滑轮组6、滑架7、压盘8及护栏9组成。为了更好地对该旋挖钻机动力头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下面结合图1-2及图1-3对其进行说明,图1-2为图1中的旋挖钻机动力头中部分结构的剖面图,图1-2中绘制了传动本体1、马达及行星减速器2、缓冲部件3、压盘8以及用于进行动力传递的齿轴11(其为输入构件)、外齿圈12(其为输出构件)、驱动轮体13及驱动键套14等部件的剖面示意图,该旋挖钻机动力头正常运转时,由马达及行星减速器2将动力传递给动力头的输入构件——齿轴11,由此驱动内侧的输出构件——外齿圈12带动驱动轮体13及键套14一起做单向旋转运动,其运动方式可参阅图1-3所示,图1-3中分别在三个齿轴11及外齿圈12上通过带箭头的线条标明了其各自对应的运动方向(图中的虚线为中心线,带有剖面线的部分表示传动本体1的动力头箱体部分,现有技术中的传动本体内包括齿轴及外齿圈),从图1-3中可看出,三个齿轴11的旋转方向相同,外齿圈12与齿轴11的运动方向相反,外齿圈12在齿轴11的带动下旋转。
上述旋挖钻机动力头虽然可以用于进行旋挖,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桩基础工程面对的地质条件千差万别,其并不能满足所有的挖掘需要,在一些特定的地质条件下,过去需要采用泥浆护壁工艺配合挖掘工作的执行,但这种泥浆护壁会给带来较大的污染,因此,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全面禁止了这种泥浆护壁工艺,而我国随着国家贯彻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大,也将将这种泥浆护壁工艺废除,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护筒套管施工工艺配合挖掘工作,而目前为配合旋挖钻机施工,当泥浆护壁无法保证正常施工、或碰到砾石、回填土、甚至溶洞等地质工况时,直接利用旋挖动力头下护筒被认为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施工方法。现有技术中在旋挖钻机动力头下端增加护筒驱动器15接口,其具体结构可参阅图2-1所示(图2-1仅为说明现有技术中带护筒的旋挖钻机动力头与不带护筒的旋挖钻机动力头的区别,因此,图中并未绘制出动力头所有的结构,仅绘制了关键的部件结构),从图2中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旋挖钻机动力头与传统的旋挖钻机动力头相比多了一个护筒驱动器15接口。图2-2为现有技术中带图2-1中的旋挖钻机动力头的旋挖钻机无护筒钻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为现有技术中带图2-1中的旋挖钻机动力头的旋挖钻机跟进护筒钻进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3中的动力头下面的即为护筒,其与动力头上的护筒驱动器联接。其施工使用过程如下:
操作机手先将护筒与驱动器联接,通过动力头旋转将护筒拧入地下至相应深度,然后解除该联接,重新在钻杆上安装钻具在护筒内实现钻进取土作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达(上海)传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赛达(上海)传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23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