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电动车过充保护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06230.4 | 申请日: | 2019-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9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8/15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展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8 | 代理人: | 冯卫东;茅小燕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电动车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高性能电动车过充保护器,包括过充保护器主体,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右上侧设置有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正面并且位于电动车充电插座的左侧设置有自动断电按钮,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正面左侧中间处设置有充电指示灯,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内部并且位于单片机的右侧设置有模块电路板,所述模块电路板的正面左侧设置有信息接收模块,所述模块电路板的正面并且位于信息接收模块的右侧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所述模块电路板的正面并且位于信息反馈模块的下侧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通过过充保护器主体能够对电动车充电进行过充保护,提高电动车充电的安全性,使电动车的电池使用寿命增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性能电动车过充保护器。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用户越来越多,电动车的主要部件是电池组,成本最高的也是电池组,而目前损耗最快的也是电池组。有电动车充电保护器专家认为,电池组的损坏主要原因不是使用时造成的,而是在充电时被充坏的。因为电动车的充电大多都是在晚上,第二天早上关掉,在这十几小时里,如充电器因过热发生问题,很容易造成对电池组的致命伤害,过充电后造成极板变形而影响电池组的使用寿命,严重的直接使电池报废。同时因充电器长时间通电,耗电也是一大问题,一般充电器功率为300W左右,就是在充好电后的空损功率也在几十瓦左右,因此需要一种高性能电动车过充保护器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电动车过充保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性能电动车过充保护器,包括过充保护器主体,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右上侧设置有电动车充电插座,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正面并且位于电动车充电插座的左侧设置有自动断电按钮,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正面左侧中间处设置有充电指示灯,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内部左侧设置有单片机,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内部并且位于单片机的右侧设置有模块电路板,所述过充保护器主体的右侧设置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右侧设置有充电插头,所述模块电路板的正面左侧设置有信息接收模块,所述模块电路板的正面并且位于信息接收模块的右侧设置有信息处理模块,所述模块电路板的正面并且位于信息处理模块的右侧设置有信息反馈模块,所述模块电路板的正面并且位于信息反馈模块的下侧设置有电路控制模块。
优选的,所述信息接收模块、信息处理模块、信息反馈模块、电路控制模块之间串联的方式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指示灯通过电源线与模块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自动断电按钮通过电源线与模块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采用STC12C5204AD型号,并且所述单片机通过电源线与模块电路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指示灯设置有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充电指示灯采用电源线与模块电路板电性连接,能够在充电指示灯全部亮起时将信息传递给信息接收模块,通过信息接收模块对信息进行接收,通过信息处理模块能够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处理,通过信息反馈模块能够将信息进行反馈给电路控制模块,通过电路控制模块能够对自动断电按钮进行电路控制,使过充保护器主体进行自动断电,对电动车进行充电保护,通过设置的单片机能够对信息处理模块的处理信息进行控制与储存,提高过充保护器主体的保护性能。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过充保护器主体能够对电动车充电进行过充保护,提高电动车充电的安全性,使电动车的电池使用寿命增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绿通新能源电动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06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