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4763.7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韩寒;崔鹏翔;杨博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司机 风道 结构 | ||
1.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风道结构包括:
沿车体布置的风腔体(1),所述风腔体(1)分为送风腔(101)和回风腔(102),动车组内的空调机组与所述风腔体(1)的输入端连通;
安装于所述风腔体(1)靠近司机室一端的端部的冷暖风分风风道(4),且该冷暖风分风风道(4)与所述风腔体(1)连通;
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4)内分为冷风腔(407)和暖风腔(408);
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4)具有与所述冷风腔(407)连通的冷风接口(409)、以及与所述暖风腔(408)连通的暖风接口(410);
该风道结构还包括:
与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4)连通于所述冷风接口(409)的第一送风管组(2)、以及与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4)连通于所述暖风接口(410)的第二送风管组(3);
所述第一送风管组(2)具有位于动车组司机室内的冷风接口(409);
所述第二送风管组(3)具有位于动车组司机室内的暖风接口(410);
所述第二送风管组(3)集成有再加热组件(5),该再加热组件(5)用以加热由所述暖风接口(410)输送的暖风;
所述风腔体(1)的回风腔(102)与司机室内空间连通,且所述回风腔(102)的侧面连通有旁通风道(1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4)包括风道主体(402),所述风道主体(402)靠近所述风腔体(1)一端形成有集风腔(403)、所述风道主体(402)远离所述风腔体(1)一端形成有出风腔;
所述风道主体(402)的集风腔(403)与所述风腔体(1)的出风腔连通以接收所述送风腔(101)输送的冷风或暖风;
所述风道主体(402)的出风腔与所述集风腔(403)连通以接收所述集风腔(403)输送的冷风或暖风;
其中,所述出风腔分为所述冷风腔(407)和所述暖风腔(408);
所述冷风腔(407)与所述集风腔(403)之间通过冷风门(405)隔离;
所述暖风腔(408)与所述集风腔(403)之间通过暖风门(406)隔离;
所述送风腔(101)输送冷风时,所述冷风门(405)开启、暖风门(406)关闭,或所述冷风门(405)和暖风门(406)同时开启且所述冷风门(405)的开度大于所述暖风门(406)的开度;
所述送风腔(101)输送暖风时,所述冷风门(405)关闭、暖风门(406)开启,或所述冷风门(405)和暖风门(406)同时开启且所述冷风门(405)的开度小于所述暖风门(406)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风腔(403)内通过集风腔隔板(411)分隔有回风腔通道(404),该回风腔通道(404)与所述回风腔(102)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4)的外部安装有电动执行器(401),该电动执行器(401)的传动端分别于所述冷风门(405)和暖风门(406)连接以驱动所述冷风门(405)和暖风门(406)的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管组(2)包括:
与所述冷风接口(409)连通的前挡风玻璃出风管(201),该前挡风玻璃出风管(201)具有延伸至动车组前挡风玻璃的第一出风口(203);以及
与所述冷风接口(409)连通的顶板出风管(202),该顶板出风管(202)具有延伸布置于动车组顶板任意位置的第二出风口(2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47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毫纳升电喷雾质谱偶联装置及其系统
- 下一篇:多级式污泥碳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