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4763.7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7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韩寒;崔鹏翔;杨博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组 司机 风道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包括风腔体、安装于风腔体靠近司机室一端的端部的冷暖风分风风道;冷暖风分风风道包括连通于冷风接口的第一送风管组、以及与冷暖风分风风道连通于暖风接口的第二送风管组;第二送风管组集成有再加热组件;风腔体的回风腔与司机室内空间连通,且回风腔的侧面连通有旁通风道。本实用新型的针对冬夏季节气流扩散方式进行冷暖风分流控制,即冷风主要输送到司机室顶板、前挡风玻璃、侧窗,暖风主要输送到底板、脚踏,回风腔布置不仅考虑回风口布置合理,还与客室风道进行旁通连接,在司机室空调机组冷凝风机发生故障时,自动开启旁通风门,为司机室持续提供送风,保证整个空调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组空调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
背景技术
动车组司机室区域需要配设单独的空调系统,以保证司机室的舒适性能,司机室风道作为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送风、回风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分为冷风风道和暖风风道两部分,根据冬夏季冷暖风需求,将从蒸发单元输送过来的冷风或暖风输送到司机室内,冷风出口包括司机室顶板、侧窗、前挡风玻璃,暖风出口为底板风道、脚踏,保证整个司机室区域温度场的均匀性。而现有技术中的风道结构不具备冷暖风分风功能及旁通功能,需要借助于蒸发单元进行分流、旁通,对空调系统布局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司机室靠近驾驶员腿部位置温度无法满足驾驶员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实现冷暖风分流、具有旁通功能以及实现二次加热的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动车组司机室风道结构,该风道结构包括:
沿车体布置的风腔体,所述风腔体分为送风腔和回风腔,动车组内的空调机组与所述风腔体的输入端连通;
安装于所述风腔体靠近司机室一端的端部的冷暖风分风风道,且该冷暖风分风风道与所述风腔体连通;
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内分为冷风腔和暖风腔;
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具有与所述冷风腔连通的冷风接口、以及与所述暖风腔连通的暖风接口;
该风道结构还包括:
与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连通于所述冷风接口的第一送风管组、以及与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连通于所述暖风接口的第二送风管组;
所述第一送风管组具有位于动车组司机室内的冷风接口;
所述第二送风管组具有位于动车组司机室内的暖风接口;
所述第二送风管组集成有再加热组件,该再加热组件用以加热由所述暖风接口输送的暖风;
所述风腔体的回风腔与司机室内空间连通,且所述回风腔的侧面连通有旁通风道。
进一步的,所述冷暖风分风风道包括风道主体,所述风道主体靠近所述风腔体一端形成有集风腔、所述风道主体远离所述风腔体一端形成有出风腔;
所述风道主体的集风腔与所述风腔体的送风腔连通以接收所述送风腔输送的冷风或暖风;
所述风道主体的出风腔与所述集风腔连通以接收所述集风腔输送的冷风或暖风;
其中,所述出风腔分为所述冷风腔和所述暖风腔;
所述冷风腔与所述集风腔之间通过冷风门隔离;
所述暖风腔与所述集风腔之间通过暖风门隔离;
所述送风腔输送冷风时,所述冷风门开启、暖风门关闭,或所述冷风门和暖风门同时开启且所述冷风门的开度大于所述暖风门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4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重毫纳升电喷雾质谱偶联装置及其系统
- 下一篇:多级式污泥碳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