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置汽车车架撞击缓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16959.X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52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联研顺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60 | 代理人: | 袁嘉恩 |
地址: | 215501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汽车 车架 撞击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前置汽车车架撞击缓冲结构,包括汽车车架、车架撞击结构,撞击结构连接在汽车车架的前端,车架撞击结构由活动缓冲臂、活动缓冲臂架体固定结构、活动缓冲臂缓冲连接框、减震钢板、减震钢板固定结构、减震钢板承位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有利既优化了汽车安全防护的设置,大大的降低了汽车碰撞而对车内人员造成的损伤,而且撞击后也可以减少对汽车的维修费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汽车车架庄洁结构采用的是弹簧钢板进行减低撞击对汽车伤害,这是在汽车领域不存在的前置撞击减震结构,此撞击减震结构的基本原理简单,安装方式简单,实用效果明显,整体所采用的材料都是常见的金属铁材料,造价低廉,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前置汽车车架撞击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特定的人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造成的;也可以是由于地震、台风、山洪、雷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但是交通事故最多的就是道路的碰撞,我们不可以改变行人和外界的安全防护,但是可以改变汽车的防护等级来保护车内人员,避免造成更多的事故伤害,为此设计一种前置汽车车架撞击缓冲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置汽车车架撞击缓冲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前置汽车车架撞击缓冲结构,包括汽车车架、车架撞击结构,所述撞击结构连接在汽车车架的前端,所述车架撞击结构由活动缓冲臂、活动缓冲臂架体固定结构、活动缓冲臂缓冲连接框、减震钢板、减震钢板固定结构、减震钢板承位结构组成,所述活动缓冲臂架体固定结构设有两组,两组活动缓冲臂架体固定结构呈对称的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车架前端的两侧,所述活动缓冲臂设有两组,两组活动缓冲臂呈对称的连接在活动缓冲臂架体固定结构的前端,所述活动缓冲臂缓冲连接框设有两组,两组活动缓冲臂缓冲连接框呈对称的设在活动缓冲臂的内侧端,所述减震钢板固定结构设有两组,两组减震钢板固定结构呈对称的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车架前端的两侧,所述减震钢板承位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在汽车车架前端的中心,所述减震钢板插接在减震钢板承位结构的内侧,且减震钢板在减震钢板承位结构内侧可以水平方向运动,所述减震钢板的两端连接在两组减震钢板固定结构的前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减震钢板内侧固定板、外侧板、减震钢板组固定框组成,所述外侧板设有若干组,若干组外侧板平行设置,平行设置的外侧板设在内侧固定板的前侧面,所述减震钢板组固定框设有两组,两组减震钢板组固定框呈对称的套接在内侧固定板和外侧板的外侧,所述内侧固定板的两端设有弧形固定折弯,且弧形固定折弯与内侧固定板一体成型,所述内侧固定板、外侧板均为弧形设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减震钢板固定结构由T形固定板、连接槽、固定板固定筒、固定筒轴心、轴心销轴组成,所述连接槽开设在T形固定板的前端,所述连接槽的顶面和底面开设有轴心槽,所述固定筒轴心穿过轴心槽和固定板固定筒,且固定筒轴心通过轴心销轴固定连接槽内,所述内侧固定板的弧形固定折弯套接在固定板固定筒的外侧,所述T形固定板的后侧开设有若干组螺栓孔,所述T形固定板通过螺栓穿过螺栓孔连接并固定在汽车车架的前端。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减震钢板承位结构由方形固定框、三角加固框、固定后板组成,所述方形固定框设在固定后板的中心前侧,所述三角加固框设有两组,两组三角加固框分别设在方形固定框的上下两侧,且三角加固框后侧设在固定后板的两侧边缘,所述方形固定框、三角加固框、固定后板一体成型,所述减震钢板穿过方形固定框的内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活动缓冲臂架体固定结构由固定盒、缓冲臂连接槽组成,所述缓冲臂连接槽设在固定盒的前端,且缓冲臂连接槽的上下两侧开设有通透且同轴心的转轴孔,所述固定盒的侧面开设有若干组螺栓孔,所述固定盒通过若干组螺栓穿过螺栓孔固定在汽车车架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联研顺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联研顺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169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加工用排钻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方便清洁的数控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