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玻璃表面保护膜的撕膜、切割和贴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30294.8 | 申请日: | 201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13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饶大剑;邓云东;徐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B32B38/00;B32B3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孙晓红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表面 保护膜 切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玻璃表面保护膜的撕膜、切割和贴附装置,包括:入料机构;用以放置贴附有保护膜的玻璃并能够使其校正对位的对位平台组件;用以吸附玻璃并能够将其移动至预设撕膜位置的工作平台机构;用以将入料机构上的玻璃搬运至对位平台组件上并当玻璃校正后将其搬运至工作平台机构上的搬运机构;用以分离玻璃与玻璃上的部分保护膜并将剩余保护膜贴合至玻璃的撕膜贴合机构;用以切除部分保护膜上预设长度的废膜的切割机构。上述玻璃表面保护膜的撕膜、切割和贴附装置有利于提高保护膜切除效率和切除精度,从而达到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切割质量及速度的目的,并且可以适合于批量生产,从而有利于提高批量生产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璃表面保护膜的撕膜、切割和贴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切膜方式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撕膜后进行切膜,从而实现所需要切膜的工序。然而,由于手动撕膜、切膜的方式,容易使得工序中的撕膜效率低、切膜精度差,并且也容易使产品表面被刮花、污染;同时薄膜再贴附时不能确保产品的一致性,这样会导致加大了后续工艺的难度。
因此,如何避免由于人工手动切膜而导致切膜精度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表面保护膜的撕膜、切割和贴附装置,该装置有利于提高保护膜的切除效率和切除精度,从而可以降低人工成本和提高切割质量及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玻璃表面保护膜的撕膜、切割和贴附装置,包括:
入料机构;
用以放置来自所述入料机构中贴附有保护膜的玻璃并能够使其校正对位的对位平台组件;
用以吸附来自所述对位平台组件中贴附有保护膜的玻璃并能够将其移动至预设撕膜位置的工作平台机构;
设于所述对位平台组件的上方、用以将所述入料机构上贴附有保护膜的玻璃搬运至所述对位平台组件上并当玻璃校正后将其搬运至所述工作平台机构上的搬运机构;
与所述工作平台机构配合、用以分离所述工作平台机构上玻璃与玻璃上的部分保护膜并当部分保护膜完成切割后将剩余保护膜贴合至玻璃的撕膜贴合机构;
与所述撕膜贴合机构配合设置、用以当部分保护膜与玻璃分离时切除部分保护膜上预设长度的废膜的切割机构。
可选地,所述入料机构包括载物皮带及用以驱动所述载物皮带运动、以供贴附有保护膜的玻璃运行至所述入料机构的前端的皮带驱动电机,其中,所述载物皮带上设有:
用以定位玻璃的入料基准;
设于所述入料机构的前端、用以供玻璃实现第一轴向校正的第一轴向校正部;
垂直于所述第一轴向校正部设置、用以供玻璃实现第二轴向校正的第二轴向校正部;
设于所述入料基准和所述第二轴向校正部之间、用以消除静电的静电消除离子棒。
可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对位平台组件远离所述搬运机构的一侧并与所述对位平台组件配合、以提高玻璃校正对位精度的影像对位系统。
可选地,所述对位平台组件包括:
用以吸附玻璃的吸附工作台;
设于所述吸附工作台的下方、用以带动所述吸附工作台旋转的马达;
设于所述马达的下方、用以带动所述吸附工作台沿第一轴向移动至所述影像对位系统的下方的第一对位模组;
设于所述第一对位模组的下方、用以带动所述吸附工作台沿第二轴向移动至所述影像对位系统的下方的第二对位模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集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02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泵出油管
- 下一篇:一种用于潜水电泵的止推轴承及潜水电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