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齿轮转向的S型无碳小车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21735615.3 申请日: 2019-10-16
公开(公告)号: CN210845279U 公开(公告)日: 2020-06-26
发明(设计)人: 李海东;王娟;周宇 申请(专利权)人: 昆明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3H17/00 分类号: A63H17/00;A63H17/26;A63H29/08
代理公司: 昆明人从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3204 代理人: 代转嫚
地址: 650093 云***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齿轮 转向 型无碳 小车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齿轮转向的S型无碳小车,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装置、大齿轮装置、主动轮装置、从动轮装置、转向装置、推杆装置、前轮装置、支撑装置、转向轴承架;大齿轮装置安装在底板装置后部,主动轮装置安装在底板装置一侧,从动轮装置安装在底板装置另一侧,转向装置安装在底板装置上,推杆装置安装在底板装置上,支撑装置安装在底板装置中部上,转向轴承架安装在底板装置前部,前轮装置位于底板装置前端,前轮装置通过转向轴承架与推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齿轮机构来控制转向能增加小车的转向精度,使小车能精确的完成转向;能使小车重心更加居中,小车在行走和转弯的过程中重心稳定,能提高小车行走的稳定性;小车易启动行走;小车结构简单、易加工、易组装,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齿轮转向的S型无碳小车,属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S型无碳小车是以砝码4焦耳的重力势能作为唯一能量转化为小车运动的动能、具有连续躲避障碍物功能轨迹为S形状的三轮结构小车,通过能量的转换可实现小车按照设计者预定的轨迹行驶。从本质上能强化人们对节能减排的理解,但当下的S型无碳小车的转向机构主要以曲柄摇杆的机械结构为主,从而出现了转向机构难以调节,转向不精准,重锤下落过程中易摇摆,行驶轨迹的参数难以计算以及难以优化等问题,致使小车行驶过程中易偏倒,能量传递效率低下,损耗较为严重。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齿轮齿条S型无碳小车,以解决目前小车在行进过程中易偏倒、重心不稳、S型轨迹不稳定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双齿轮转向的S型无碳小车,包括底板装置1、大齿轮装置2、主动轮装置3、从动轮装置4、转向装置5、推杆装置6、前轮装置7、支撑装置10、转向轴承架11;大齿轮装置2安装在底板装置1后部,主动轮装置3安装在底板装置1一侧,从动轮装置4安装在底板装置1另一侧,转向装置5安装在底板装置1上,推杆装置6安装在底板装置1上,支撑装置10安装在底板装置1中部上,转向轴承架11安装在底板装置1前部,前轮装置7位于底板装置1前端,前轮装置7通过转向轴承架11与推杆装置6连接,底板装置1包括轴承座Ⅰ8、 推杆座9、底板12、螺栓Ⅰ13、螺栓Ⅱ14、轴承座Ⅱ15、轴承座Ⅲ16、轴承座Ⅳ17、轴承座Ⅴ18、螺母Ⅰ21、螺母 Ⅱ22;底板12上开设有通孔Ⅰ19,底板12上开设有通孔Ⅱ20,轴承座Ⅰ8与轴承座Ⅱ15结构相同,轴承座Ⅰ8与轴承座Ⅱ15下部开设有通孔Ⅲ60,轴承座Ⅰ8通过通孔Ⅱ20 、通孔Ⅲ60、螺栓Ⅰ13、螺母 Ⅱ22配合安装在底板12一侧后部,两个轴承座Ⅴ18通过通孔Ⅱ20、通孔Ⅲ60、螺栓Ⅰ13、螺母 Ⅱ22配合安装在底板12一侧,轴承座Ⅰ8、轴承座Ⅱ15上部开设有轴承孔Ⅱ58,轴承孔Ⅱ58内安设有轴承Ⅱ59,轴承座Ⅱ15通过通孔Ⅱ20、通孔Ⅲ60、螺栓Ⅰ13、螺母 Ⅱ22配合安装在底板12另一侧后部,轴承座Ⅲ16、两个轴承座Ⅳ17通过通孔Ⅱ20、通孔Ⅲ60、螺栓Ⅰ13、螺母 Ⅱ22配合安装在底板12另一侧上,轴承座Ⅰ8与轴承座Ⅱ15在底板12上位置平行,轴承座Ⅳ17、轴承座Ⅴ18在底板12上位置平行,推杆座9下部开设有通孔Ⅳ62,推杆座9上部开设有推杆孔61,推杆座9通过通孔Ⅰ19、通孔Ⅳ62、螺栓Ⅱ14、螺母Ⅰ21配合安装在底板12另一侧前部,大齿轮装置2包括螺纹Ⅰ23、螺母Ⅲ24、大齿轮25、大齿轮轴26、绕线轮27、异形齿轮28、螺母Ⅳ29、螺纹Ⅱ30;大齿轮轴26一端通过轴承Ⅱ59安装在轴承座Ⅰ8上,大齿轮轴26另一端通过轴承Ⅱ59安装在安装在轴承座Ⅱ15上,绕线轮27安装在大齿轮轴26中部,大齿轮25通过螺纹Ⅰ23与螺母Ⅲ24配合固定在大齿轮轴26一端上,异形齿轮28通过螺母Ⅳ29、螺纹Ⅱ30配合固定在大齿轮轴26另一端上,主动轮装置3包括主动轮31、螺纹Ⅲ32、螺母Ⅴ33、小齿轮轴34、小齿轮35;小齿轮轴34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座Ⅴ18上,小齿轮35安装在小齿轮轴34上,小齿轮35位于两个轴承座Ⅴ18中部,小齿轮35与大齿轮25啮合,主动轮31通过螺纹Ⅲ32、螺母Ⅴ33配合安装在小齿轮轴34端部,从动轮装置4包括从动轮36、螺纹Ⅳ37、螺母Ⅵ38、从动轮轴39;从动轮轴39两端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座Ⅳ17上,从动轮36通过螺纹Ⅳ37、螺母Ⅵ38安装在从动轮轴39端部,转向装置5包括螺纹Ⅴ40、螺母Ⅶ41、半齿轮轴42、半齿轮43;半齿轮轴42一端安装在轴承座Ⅲ16内,半齿轮43通过螺纹Ⅴ40、螺母Ⅶ41配合安装在半齿轮轴42另一端部,半齿轮43与异形齿轮28在转动过程中啮合,推杆装置6包括推杆44、连接块45、滑动柱48;推杆44安装在推杆座9的推杆孔61内,推杆44后部设有齿条,滑动柱48安装在推杆44前部,连接块45一端上开设有回形孔Ⅰ46,连接块45通过回形孔Ⅰ46与滑动柱48配合安装在推杆44前部,连接块45另一端开设有回形孔Ⅱ47,半齿轮43、异形齿轮28在转动过程中与推杆44后部的齿条啮合,转向轴承架11下部中部开设有轴承沉孔70,轴承沉孔70内安设有轴承Ⅲ71,转向轴承架11两侧开设有通孔Ⅴ72,转向轴承架11通过通孔Ⅰ19、通孔Ⅴ72、螺栓Ⅱ14、螺母Ⅰ21配合安装在底板12前部,前轮装置7包括前轮叉49、螺母Ⅷ51、前轮52、前轮轴56;前轮叉49上部穿过转向轴承架11的轴承Ⅲ71,前轮叉49顶部设有回形头50,推杆装置6通过回形孔Ⅱ47与回形头50配合连接安装在前轮装置7的前轮叉49顶部,前轮叉49下端开设有U形槽55,前轮轴56两端设有螺纹Ⅵ57,前轮轴56安置在U形槽55内,其两端通过螺母Ⅷ51与两螺纹Ⅵ57配合将前轮轴56固定在前轮叉49下端,前轮52中部开设有轴承孔Ⅰ53,轴承孔Ⅰ53内安装有轴承Ⅰ54,前轮52通过轴承Ⅰ54安装在前轮轴56上,支撑装置10包括支撑柱63、三角板64、滑轮架65、滑轮轴68、滑轮69;支撑柱63下部安装在底板12中部上,三角板64安装在支撑柱63顶部,滑轮架65安装在三角板64底部,滑轮轴68两端设有螺纹Ⅶ66,其上安设有螺母Ⅸ67,滑轮轴68通过螺纹Ⅶ66、螺母Ⅸ67安装在滑轮架65上,滑轮69安装在滑轮轴68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356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