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座椅以及车辆悬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49578.1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2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孙国;张晓锋;张加;于曼华;冯永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16 | 分类号: | B60N2/16;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调节 装置 座椅 以及 车辆 悬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座椅以及车辆悬架系统。该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气体压缩装置和悬浮阀;悬浮阀包括第一圆筒和至少一个可滑动地布置在第一圆筒中的第一控制杆,第一圆筒包括第一进气口、排气口和空气弹簧连接口;气体压缩装置包括第二圆筒和至少一个可滑动地布置在第二圆筒中的第二控制杆,第二圆筒包括第二进气口;通过第一控制杆与第一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使得空气弹簧连接口与第一进气口或排气口之间产生气体流动连接;当第一控制杆与第一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达到最大工作行程时,由第二控制杆与第二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进行补偿,使得悬浮阀的工作行程不受自身工作行程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高度调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座椅以及车辆悬架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悬浮机构为了适应较长悬架系统的悬浮行程,通常需要对悬浮机构进行延长设计,否则一旦悬架系统的悬浮行程超出了悬浮机构的工作行程,悬浮机构将被损坏。将悬浮机构的工作行程延长后虽然满足了较长悬架系统的悬浮行程,但是这种设计导致悬浮机构整体的抗拉强度变弱,使用寿命变短且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高度调节装置、座椅以及车辆悬架系统。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包括气体压缩装置和悬浮阀;所述悬浮阀包括第一圆筒和至少一个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圆筒中的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圆筒包括第一进气口、排气口和空气弹簧连接口;所述气体压缩装置包括第二圆筒和至少一个可滑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圆筒中的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圆筒包括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控制杆与所述第二控制杆连接;所述第一进气口和所述第二进气口与气源连接;通过所述第一控制杆与所述第一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使得所述空气弹簧连接口与所述第一进气口或所述排气口之间产生气体流动连接;
当所述第一控制杆与所述第一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达到最大工作行程时,由所述第二控制杆与所述第二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进行补偿。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座椅,所述座椅具有至少两个相对移动的剪刀架结构和至少一个用于座椅高度调节的空气弹簧,所述座椅包括上述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空气弹簧接口与所述空气弹簧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一端连接在其中一个剪刀架结构上,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另一端连接在另一个剪刀架结构上,所述两个相对移动的剪刀架结构的相对运动驱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控制所述空气弹簧充气或者放气。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悬架系统,所述车辆悬挂系统包括车身和至少四个车轮,所述车身与所述车轮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高度调节的空气弹簧,所述车辆悬挂系统还包括上述的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空气弹簧和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的位置相适应,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和所述空气弹簧连接,所述车身与所述车轮之间的相对运动驱动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控制所述空气弹簧充气或者放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悬浮阀通过第一控制杆与第一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使得空气弹簧与气源或者大气连通,实现空气弹簧的充气或放气,悬浮阀的工作行程由第一控制杆与第一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确定,当悬浮阀的工作行程达到最大时,由气体压缩装置的第二控制杆与第二圆筒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移进行补偿,即,利用气体压缩装置的工作行程对悬浮阀的工作行程进行补偿,使得悬浮阀的工作行程不受自身工作行程的限制,延长了悬浮阀的工作行程,实现了在保证高度调整装置整体抗拉强度最佳状态下,满足不同悬架系统不同悬浮行程的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安路普(北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495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冷岛全自动拖链柔性导向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容积式喂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