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752606.5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49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今朝;刘腾龙;殷健元;张杰;金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563;B60L50/64;B60L58/2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王涛 |
地址: | 71006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车载 电池 防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防护结构,包括电池存放盒,供气导管,所述电池存放盒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且电池存放盒的内侧中线上一体成型有水平横档,所述电池存放盒的内侧位于水平横档的两侧等距设有存放隔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外侧设有供气导管,供气导管可以通过连接支管对电池存放盒内侧的多个电池存放仓进行供气,然后通过水平横档中的导气腔配合连接通孔对多个电池存放仓进行导气,然后通过出气口排出,循环对电池存放盒内侧的多个电池存放仓吹气散热,实现对电池存放盒内侧安装的多个车载电池进行全面均匀高效散热,有效的防止车载电池发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防护结构就是对电动汽车的车载电池进行安装保护的装置,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的发展,其车载电池的防护结构已经可以很好的对车载电池进行保护,有效的防止汽车行驶时颠簸对电池的影响,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防护在对其内部电池组散热处理措施较为简单,无法对多个电池组中的多组电池一一散热处理,散热不够全面,且确实对电池上的连接导线进行固线排线的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防护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防护结构,包括电池存放盒,供气导管;
所述电池存放盒为顶部具有开口的矩形箱体结构,且电池存放盒的内侧中线上一体成型有水平横档,所述电池存放盒的内侧位于水平横档的两侧等距设有存放隔板,其中,存放隔板将电池存放盒的内侧分隔出多个电池存放仓,且多个所述电池存放仓的内侧嵌入安装有车载电池;
所述供气导管供设有两个,且两个供气导管的对称水平固定在电池存放盒沿长度方向上侧面上,两个所述供气导管的外侧还焊接有支护侧架,且两个供气导管顶端之间连接有供气连接管,且供气连接管上设有进气接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两个所述供气导管分别通过多个连接支管与电池存放盒内侧的多个所述电池存放仓一一导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平横档中设有导气腔,且导气腔分别通过连接通孔与水平横档两侧的多个所述电池存放仓相互导通,所述导气腔的一端还通过出气口与电池存放盒外侧导通。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存放隔板由固定底板和两个缓冲支撑板组成,且两个所述缓冲支撑板分别通过橡胶缓冲垫对称连接在固定底板的两侧,其中,两个所述缓冲支撑板表面均等距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条形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平横档的顶部两侧等距对称通过连接铰链转动连接有多个固线架,且固线架上设有固线器,其中,多个所述固线架的位置与多个所述电池存放仓的位置相互对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水平横档上还等距通过连接铰链转动连接有排线固定架。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车载电池的防护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752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震计固定底座
- 下一篇:一种安保报警系统用监控设备